作者| 王晖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当车圈大佬们在台前“卷生卷死”时,有人已经在后台架好了“印钞机”。
聚光灯下,雷军讲述着押上声誉的造车理想,李斌在一镜到底测试续航,何小鹏兴奋地展示飞行汽车订单。
而在灯光照不到的幕后,刘强东默默地干了一件典型“京东式”的大事。他没去造车,却在迪拜的沙漠里,给小鹏汽车建起了一座“五脏俱全”的超级配件仓库。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这个动作,完美诠释了京东切入车圈的策略,它从不打算去台上当那个又唱又跳的明星,而是要成为那个掌控了后台灯光、音响和售票系统的“总导演”。

京东物流
出海车企的“救命稻草”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迪拜车主的新款小鹏G9在高速上出了点小事故。
在传统的出海模式下,他可能需要等待数周,零件从国内发出,经历漫长的清关和物流。
但现在,剧本被改写了。京东物流的介入,将这个周期压缩到了令人惊讶的3天以内。
公开资料显示,10月15日,京东物流与小鹏汽车在迪拜杰贝阿里保税区宣布深化战略合作,由京东物流全程规划运营的小鹏汽车中东区域备件仓库正式启用。
据了解,这个京东设立的备件中心,存储了超过1000种零部件。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它最核心的价值,并非“库存”,而是其背后一整套成熟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堪比一座智能“粮仓”。
这套系统集成了京东在国内历经考验的“秒级清关”、自动化质检和包装出库能力,实现了高效的“仓配一体化”运作。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这次与京东物流基于供应链的合作,可以说完成了从“孤军深入”到“阵地稳固”的战略升级。
这相当于将原本漫长脆弱的海外补给线,升级为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前沿基地。这不仅提升了用户满意度,更成为了小鹏在中东市场与比亚迪、极氪等对手竞争的坚实后盾。

▶图源:小鹏汽车官微
尤其是在其飞行汽车拿下中东600台订单后,一个复杂而可靠的售后供应链,已从“加分项”变成了“生存项”。
而刘强东这步棋的精妙之处在于,京东完美地扮演了“送水人”的角色。
在车企们拼命寻找新大陆、开掘金矿时,京东默默地为其提供最不可或缺的“饮水和工具”。
这笔生意,显然远比亲自下场挖矿要来得稳健和长远。

京东的“车圈阳谋”
如果说中东是奇兵突袭,那么国内市场就是京东谋划已久的主战场。刘强东的目标看起来非常明确,他要重构汽车消费体验,让其像在京东APP上买一部手机那样透明、便捷、可预期。
为此,刘强东正在精心策划京东的“国民好车”人设。
10月14日,在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活动上,京东就宣布与广汽、宁德时代联手推出10万级“国民好车”。

▶图源:京东汽车
有人称这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完美展示。毕竟,在这场合谋中,广汽负责制造(生产队长),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能源管家),京东负责精准的用户洞察和独家销售渠道(首席卖货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京东可以利用其海量消费数据,精准描摹目标用户画像,甚至能反向参与车型的前期定义。车造好后,再利用其庞大的流量入口和深入毛细血管的物流网络,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同步发售。
这本质上是将“Costco会员制精选商品”的模式,成功复刻到了汽车领域。
回过头看,京东的汽车梦,是从“后院起火”开始的。
时间回到2023年,京东就成立了汽车事业部,并通过一个充满挑衅意味的“震虎价”,直接对标行业龙头途虎养车。
一场不可避免的官司,反而被京东转化成了一波高效的营销。败诉后,其在官方微博顺势推出“50亿养车补贴”,并公开向网友征集新名字,成功将舆论场变成了免费的广告牌。
随后,京东又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开设官方售后旗舰店,将“原厂服务”通过京东的渠道网络提供给车主。

▶图源:京东汽车
这套组合拳,迅速帮助京东养车实现了门店数量的跃升,稳居行业第二。

新能源汽车的赋能者
当国内外战场被打通,京东在汽车行业的终极蓝图已然清晰。它要成为这个行业的底层操作系统,如同水和电一样,车企离不开,用户感知不到却无时无刻不在使用。
首先,京东将其最核心的三项能力,注入了汽车行业,构成了“效率三叉戟”。
其中供应链是骨架,覆盖全国3000多个区县的物流网络,能确保一辆车或一个配件高效触达用户。
数字化是大脑,算法团队构建的精准营销和用户洞察系统,能极大降低车企的获客成本,实现“按需生产”。
平台信任则是血液,多年积累的“正品”和“价保”心智,是用户敢于在线上做出买车、养车这类重决策的心理基础。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其次,京东也重新定义了行业分工。
可以说,京东的入局,催生了一种新的行业分工范式。车企只需要专注做好“产品经理”,潜心于技术研发和车辆制造;京东负责做好“服务经理”,包揽销售、售后、供应链和数据赋能。
它不做竞争者,而是做赋能者。这种定位使其能够与几乎所有车企合作,构建起一个难以逾越的生态护城河。
甚至,当产业里的伙伴都习惯了使用京东提供的“水电煤”,它的地位就变得无可替代。

一场没有方向盘的革命
刘强东的这场车圈战役,听不见发动机的轰鸣,也看不见炫酷的概念车。它安静地发生在仓库里、数据流和物流线上。
他或许永远不会为你讲解方向盘的设计理念,但他正致力于让你在买车时不用再和销售斗智斗勇,在修车时不用再担心配件真假与价格陷阱,在海外用车时不再因漫长的等待而焦虑。

▶图源:京东汽车
这场革命,争夺的不是方向盘的控制权,而是整个汽车消费生态的话语权。当拥有和使用一辆车变得像使用一款数码产品一样简单、透明,最终的赢家,或许正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
或许未来,在中东为小鹏换电池的,可能是骑电动骆驼的京东小哥;在国内买比亚迪,流程可能只是在京东APP点几个按钮。
刘强东没在造车,但他正勾勒一个未来,那就是拥有和使用一辆车,可以像拥有一部手机一样简单、便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