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买智能汽车怕过时?极氪这次众筹戳破了行业不敢说的3个真相

开门见山,想让广大车主思考几个问题。问题一:花二三十万买的激光雷达版智能车,才开半年辅助驾驶就落后,难道只能换新车?是你

开门见山,想让广大车主思考几个问题。问题一:花二三十万买的激光雷达版智能车,才开半年辅助驾驶就落后,难道只能换新车?是你活该被淘汰,还是行业在故意割韭菜?问题二:车企承诺的可持续进化,提车后就成了售后没人管,你付的前瞻配置费,到底是价值投资还是智商税?问题三:想升级辅助驾驶要么被高价格吓退,要么被强制捆绑消费,不升级就被区别对待,在品牌眼里,老车主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这三个问题可能会有点扎车主们的心,但的的确确客观存在,更是无数智能车老车主的真实遭遇。当行业忙着给新车堆参数、抢噱头时,没人愿意回头看看:那些为“智能”买单的老车主,正被甩在技术迭代的身后。而极氪这次推出的“千里浩瀚H7”众筹升级,恰恰直击这些痛点,也让广大消费者明白,智能车的价值,不该只在提车瞬间。

行业只卖新车,老车主的硬件沉没成本谁来管?

很多智能车上市宣传之初,都会打着“持续进化”的旗号,可真到技术迭代时,你会发现所谓的“进化”只给新车,老车主的激光雷达、智能芯片,转眼就成了“过时配件”。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很多品牌来说,“可持续进化”只是卖车的噱头,新车要靠新辅助驾驶功能吸引消费者,老车主的升级需求是额外成本:重新研发适配方案要花钱,改造线束、更换芯片要花钱,还要承担售后风险,不如换新车更划算。于是,老车主当初为激光雷达多花的几万块,成了沉没成本;长期价值成了短期体验。

这也成为了无法回避、普遍存在的行业之殇,在此背景下,极氪开始尝试寻求一个最优解——既要保障新用户体验,也要照顾老用户感受。基于此,极氪不惜投入大量资源,攻克了从ME辅助驾驶方案到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方案的、跨平台跨代际系统级更换的难题,如今成功了,也开启众筹之路。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规模软硬件系统级升级是非常罕见的。而这次极氪是要给2024款001、009(非千里浩瀚版)重构“智能神经中枢”:底层芯片换成NVIDIA DRIVE Thor-U,全车线束重新布控,单台车硬件成本超3万元,研发投入近2亿元。这个投入规模,放在行业里几乎是赔本买卖。那为何极氪还是要这样做?很简单:用户当初为激光雷达买单,买的就是未来进化权,品牌不能让这份信任打水漂。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极氪第一次这么做。早前为极氪001老车主免费更换8155芯片,累计投入超3亿元;之前冬季关爱活动里,哪怕电池没到质保标准,只要影响用户体验就

免费换(单块电池成本10万);后来又把电池质保升级为终身不限公里,电量低于70%就换。从电池到辅助驾驶,极氪盯的从来不是卖车的那一刻,而是用户开5年、10年的长期体验——这才是对“可持续进化”最实在的兑现。

升级要么贵要么捆?这次车主有“选择权”了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有品牌愿意做老车升级,但也会出现要么定个高价,让你觉得不如换车;要么搞捆绑销售,升级辅助驾驶必须买保养套餐等;要么强制所有车主参与,不想升级的人也得被分摊成本。

本质上,这些品牌的出发点不在“为车主着想”上,他们要的是利润最大化。可老车主的需求明明天差地别:有人想长期开车,需要辅助驾驶跟上节奏;有人明年就换车,升级没必要;有人预算有限,想花小钱享升级。这些差异,没人愿意管。

极氪的做法恰恰是“尊重差异”的核心。它是用“众筹+权益券”把选择权彻底交给车主:想要升级的车主:通过众筹摊薄成本,001车主实际支付不超X万,009不超X万,就能拿到Thor-U平台的高阶辅助驾驶(城区NOA、智能泊车全覆盖),比单独升级便宜一半不止;打算换车的车主:权益券能在2030年前抵新车2万元尾款,不用怕升级了又换车的浪费;不想升级的车主可以不参与,不会被其他人的升级成本裹挟。

这里重点说一下权益“不设限”:老车的质保、免费充电权益,能直接转移到新车;就算你现在拿不准,权益券也能先攥在手里,等想清楚再用。这种你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的灵活,才是把老车主当成了能平等对话的伙伴,毕竟你的车,本该由你说了算。

行业从不给的“定心丸”,极氪也给了

就算有些符合条件的极氪车主下定决心升级,估计心里还是会犯嘀咕:“品牌说能升级,最后会不会搞不定?”“钱交了,众筹失败了怎么办?”“升级后车子出问题,质保还认吗?”。这些顾虑也是源于太多前车之鉴:承诺升级结果半年没动静;有的众筹失败,退款拖了几个月。久而久之,老车主对“升级承诺”越来越不信,毕竟口头保证再好听,不如“落袋为安”的实在。

而极氪这次的“透明化操作”算是给老车主吃“定心丸”。从计划启动到落地,每一步都摆在明面上:9月14日:林杰带着研发、售后负责人开共创会,把“线束改造难”“芯片适配风险”这些丑话说在前面,不藏着掖着;9月17日:高管直接回应车主诉求,不打“官腔”;9月27日:通过《极氪零距离》立项,让车主实时看进度;10月公布方案、11月18日开众筹,时间节点清晰;最关键的是“兜底”:众筹11月24日-12月24日,成功就推进,失败3个工作日内原路退款。

这种“有事当面说、进度随时报、风险提前讲”的态度确实管用。毕竟,老车主怕的不是有困难,而是被蒙在鼓里;怕的不是有风险,而是风险全由自己扛。极氪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本质上是在修复品牌与老车主之间的信任,这才是比升级本身更重要的事。

不是极氪“太傻”,是行业该醒了

有人会说:“极氪花这么多钱、费这么多劲管老车主,不怕亏吗?”可反过来想:当行业都在赚快钱时,极氪的做法其实是在做“长期生意”,智能车的竞争早晚会从新车参数内卷,变成用户长期价值竞争。今天你对老车主的每一份用心,明天都会变成他们对品牌的信任;今天你为老车主花的每一分钱,明天都会变成品牌的口碑护城河。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买智能车怕过时?怕被抛弃?怕交智商税?其实你怕的不是这些,怕的是“一锤子买卖”,买完车车企就把你抛之脑后。而极氪的行动,恰恰证明了:真正尊重用户的车企,不会让遗忘任何一位车主,更不会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