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车质网发布的2025年9月车型投诉前30榜单显示,广汽本田雅阁因124条关于“吃胎偏磨”及“服务承诺不兑现”的投诉,位列第五,投诉量较上月增加2条,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这一数据本身已足够引人注目,而将其置于竞争激烈的B级车市场,与丰田凯美瑞、日产天籁等老对手横向对比时,雅阁暴露的问题更为突出。这已非孤立的车辆故障,而是演变为对品牌口碑与服务体系的严峻考验。
01雅阁投诉量偏高
纵观车质网9月投诉榜单,一个鲜明对比映入眼帘:与雅阁同为日系B级车“三剑客”的丰田凯美瑞,并未出现因单一机械问题而大规模上榜的情况;日产天籁则因“吃胎偏磨,转向系统异常”出现45条投诉,环比上月减少8条,呈下降趋势。二者的投诉总量与排名,均远低于雅阁。
事实上,雅阁的“吃胎偏磨”问题并非偶发,更像是一款车型固有的“痼疾”。近年来,在各大投诉平台上,关于此问题的投诉居高不下。
在相似的使用环境与市场定位下,竞争对手并未出现同类问题的集中爆发,这使得广汽本田将原因归咎于“用户驾驶习惯”或“国内路况”的说法,显得难以令人信服。
据汽车工程师分析,导致后轮“吃胎偏磨”的核心原因,通常指向车辆设计阶段悬架几何设定的优化不足,导致定位参数(主要是外倾角和前束角)超出合理范围。
若大批量车辆出现同一侧的定向偏磨,则强烈暗示悬架系统的设计、零部件制造一致性或整车装配工艺中的某一环节,存在系统性问题。
例如,丰田的TNGA架构在底盘刚性及参数稳定性上做了大量冗余设计,通过低重心与激光焊接技术提升操控性与安全性;日产天籁的舒适性取向使其悬架调校更为稳健,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组合,并通过优化悬挂几何与阻尼调校实现平衡。
雅阁为兼顾操控与舒适,同样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组合,但麦弗逊式悬架结构相对敏感,若在制造或调校环节出现细微偏差,便可能放大为轮胎的异常磨损。
02服务承诺遭质疑
比质量问题更令消费者不满的,是广汽本田服务承诺的落空。有车主反映,车辆因轮胎偏磨至4S店检修,却经历反复检测且迟迟未获解决方案,最终被告知无法保修,服务体验令人失望。
这种服务落差,或直接动摇了本田品牌赖以立足的“可靠性”基石。在传统认知中,“开不坏的本田”与“省心的丰田”齐名。然而,当问题出现时,丰田凭借高效、标准化的售后体系快速应对,而本田的部分服务网络却显得准备不足、应对失当,导致用户信任感加速流失。
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若此次事件处理不当,其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短期看,涉及百余条投诉及一批不满车主;长期看,则可能损伤车型口碑并波及保值率。在新能源与燃油车激烈交锋的当下,传统燃油车的任何质量瑕疵都可能被放大。雅阁作为广汽本田的销量支柱,一旦失守,不仅将损失部分市场份额,更可能引发市场对品牌制造体系的广泛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