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 ,许世友听说部队有一位出身武当的女侠 ,便想要切磋一番,于是他迈着自信的步伐,不屑一笑边 走边说 “我倒要看看,是我少林厉害,还是她武当厉害!” 1933年初冬,川陕根据地寒意渐浓,红四方面军驻地的山谷中,薄雾缭绕,炊烟升起,战士们刚结束早操,正围在灶台边喝着热米汤,忽然听说妇女独立团那边来了个厉害角色,是个练武当功夫的女兵,这消息像落在油锅里的水,立刻炸开了锅,营里传得沸沸扬扬,说她一个人打退过悍匪,还会一种名叫“五毒殛手”的奇招,动作快得像闪电,能一掌击倒人。 许世友正在演武场上练拳,他的动作一招一式沉稳有力,每一拳击出都带着风声,他出身少林,自幼习武,功夫扎实,军中人称“铁拳许”,他听说来了个武当女侠,眉头微皱,神情严肃,他不是瞧不起女子,只是本能地疑惑,柔和的武当拳法,真能在战场上派上用场? 而这位被称作“何铁拳”的女战士,名叫何子友,来自四川苍溪,她的出身比许世友还要贫寒,幼时体弱,十岁便被送进武馆做杂役,她在灶台后偷偷模仿学拳的动作,被武馆师傅发现了天赋,从此破格收为徒弟,她习的是武当太和门的内家拳法,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平日里,她手腕上绑着沙袋练功,掌心常年结着厚厚的茧子。 她加入红军是在义父被军阀杀害之后,她将悲愤化为力量,披上军装,走进队列,她在红军妇女独立团中很快展现出了过人的身手,不久前,队伍在过黔北山地时遭遇土匪拦路,那匪首口出狂言,想抓女兵为压寨夫人,何子友没有多言,直接上前迎战,她脚步轻如猫,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仅用几记手刀便将三名土匪打得瘫倒在地,她下手极准,每一击都打在对方麻穴上,让人动弹不得。 更惊险的一次,是在甘南突围时,十几名女兵被敌骑兵围困在山谷中,敌人来势汹汹,马蹄如雷,就在众人惊慌之际,何子友突然从石头后跃出,飞身而起,一掌劈在敌方头马的颈骨上,那匹马跪地倒下,背上的敌兵被甩飞,她趁机夺刀,带领女兵从包围中杀出重围,这一战之后,“何铁拳”的名号在红军中传开了。 许世友听到这些事,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斗志,他习惯了用拳脚说话,他想知道,自己的少林硬功,是否能压得住武当的绵劲,他没有张扬,只是训练结束后向部队递了申请,想与何子友切磋一场,部队批准了,消息很快传开,战士们兴奋地准备围观这场罕见的比试。 比武那天,演武场边早早围满了人,连炊事班的老王头都端着锅铲来了,太阳刚升起,薄雾还未散尽,许世友穿着练功衣,站在场中,神情庄重,他的肌肉线条清晰,双脚稳稳扎在地上,宛如一尊铁塔,而何子友则身着灰布军装,绑腿整齐,手腕缠着护带,她个子不高,但站姿挺拔,双眼如鹰,安静中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比武开始,场面寂静得能听见远处鸟鸣,许世友率先出招,他的拳法大开大合,步伐沉重,拳风带劲,每一击都带着低沉的劲响,他试图用力量压制对方,但何子友的身法如柳絮入风,她不与正面硬碰,而是侧身让过,轻巧地游走在攻击边缘,她步步后撤,却始终不乱节奏,用武当的太极步法引导着对手的力道。 几轮过后,许世友的攻势不断加快,他使用了少林的“猛虎掏心”,一拳直击胸口,这是他引以为傲的绝招之一,可就在拳锋即将触及目标的那一瞬,何子友脚踏九宫,身形一旋,左手一引,右手如蛇探穴般点向许世友手腕穴位,许世友只觉一阵酸麻,连忙收拳后退一步,脚下在黄土地上划出一道弧线。 围观的战士们惊呼出声,这不是炫技,而是实打实的巧劲在化解刚猛,许世友的攻势仿佛被一张看不见的网包裹住,越使劲,越难突破,何子友没有一拳一脚打在他身上,却每次都能精准地化解他的攻击。 比武持续了半个时辰,许世友渐渐出汗,脸色不变,但呼吸已经沉重,何子友则依旧步伐轻盈,仿佛体力未耗,最终,许世友收拳站定,何子友也停止了动作,场外战士们安静地看着两人,没人出声,虽然没有宣布结果,但谁都看得出,这场比试,不分胜负,却高下立现。 从那天起,许世友对何子友的看法彻底改变,他常把这场比武挂在嘴边,说武当功夫并非花拳绣腿,而是真正能在战场上见功夫的本事,他开始与何子友交流训练方法,甚至请她给部队讲武当的步法和巧劲,两人从比武场上的对手,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 几年后,何子友与红军指挥员周子昆在延安成婚,许世友是座上宾,他当众拍着胸脯说,以后她的孩子学武,他来教,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1933年,许世友听说部队有一位出身武当的女侠,便想要切磋一番,于是他迈着自
百年战争录
2025-07-28 15:59:22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