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天要冷,车要疼!汽车这几处要检查

哎呀,这天儿说变就变,眼瞅着温度计上的数字往下掉,你是不是已经把厚外套翻出来了?先别急着管自己——你身边那位天天陪着你风

哎呀,这天儿说变就变,眼瞅着温度计上的数字往下掉,你是不是已经把厚外套翻出来了?先别急着管自己——你身边那位天天陪着你风里来雨里去的“铁哥们”,你的爱车,它可能比你还怕冷!车子要是没准备好过冬,那可不止是早上打不着火这么简单,搞不好还会闹脾气、耍性子,甚至把你撂在半路上。

别等到寒风呼呼刮的那天,才对着“趴窝”的爱车干瞪眼。趁着真正的严寒还没到,花上十来分钟,给爱车做个入冬前的“体检”吧!重点检查下面这几个地方,保准它整个冬天都对你服服帖帖。

首先,先摸摸它的“血液”——防冻液。

这可是冬天里发动机的“保暖内衣”。检查一下副水壶里防冻液的液位,是不是在“MIN”和“MAX”刻度线之间。更关键的是,你得知道你的防冻液是啥时候换的! 这东西一般2年或4万公里左右就需要更换一次。如果用了太久,防冻和防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天冷时可能冻住,开锅时又可能沸腾,那发动机可就遭老罪喽!

第二,再看看它的“活力源泉”——电瓶。

冬天是汽车电瓶的“鬼门关”。低温会让电瓶电量大幅下降。你想想,冷车启动本身就需要更强的电力,如果电瓶已经老化,很可能你只能听到“咔咔咔”的无力声,就是打不着火。怎么判断电瓶状态? 如果车子每次启动都感觉比之前“费劲”,或者大灯没以前亮了,那很可能就是电瓶在给你发“求救信号”了。赶紧去维修店测一下电压,该换就别犹豫。

第三,别忘了它的“鞋子”——轮胎。

夏天软乎乎的轮胎,到了冬天会变得硬邦邦,抓地力会下降。重点检查两点:胎压和胎纹。 天冷胎压会自然降低,一定要按照厂家推荐值把气打足,不然既费油又危险。然后,用手摸摸轮胎沟槽里那个“磨损标记块”,如果胎面已经磨到和它齐平了,说明轮胎该退休了。否则,在雨雪路面上,车子很容易变成“滑板鞋”,刹都刹不住!

第四,确保它的“眼睛”亮堂——玻璃水与雨刮器。

你可别小看它。夏天用的普通玻璃水,在冬天会结冰,一喷就能把水泵憋坏。赶紧把车里剩余的普通玻璃水喷干净,然后全部换成冰点比当地最低气温更低的防冻玻璃水! 顺便检查一下雨刮器胶条有没有老化、龟裂。如果刮不干净还吱吱响,就换一副新的。冬天视线本来就差,可不能让模糊的前挡风玻璃雪上加霜。

第五,留心它的“关节”——各种油液。

像机油,在寒冷环境下会变黏稠,增加启动阻力。如果你的爱车年纪比较大了,或者所在地区特别冷,可以考虑在入冬前换一次黏度低一些(如0W或5W开头)的机油,让发动机启动更轻松。

你看,其实就这么几项,检查起来一点都不复杂。花一点点小时间和小钱,就能避免冬天里一大堆的麻烦和安全隐患。让你的爱车暖暖和和、健健康康地过冬,它才能更好地为你保驾护航,你说是不是?赶紧行动起来,给你的座驾也穿上“冬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