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5月30日早上,明朝天启皇帝的都城北京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道白光从城西南角冲天而起,巨大的蘑菇云裹挟着烟尘直插云霄。紧接着,木头、石块、人体残肢像雨点般落下,皇城剧烈摇晃,仿佛天崩地裂…
这场被称为“天启大爆炸”的灾难,在400年后的今天依然被称作“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与通古斯大爆炸、印度死丘事件并列)。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2万多人瞬间粉身碎骨?科学家们至今仍在争论不休。

根据明代官方档案《天启实录》和当事人笔记《天变邸抄》记载,爆炸中心位于北京王恭厂火药库附近(今西城区新文化街一带)。灾难瞬间造成:
2万余人当场死亡,伤者无数。许多遇难者衣服被莫名剥光,赤身裸体挂在树上;
半径750米内建筑夷为平地,皇宫大殿梁柱晃动,天启帝的太子被震亡;
有人头飞数里而身体完好,有石狮腾空落入密云,灾后许多死者浑身赤裸却无灼伤。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时正在街上抬轿子的轿夫们光着身子呆立原地,轿子消失无踪,而轿中女士衣衫不见且昏迷不醒——仿佛某种力量精准剥离了衣物。

400年来,关于爆炸原因提出了20多种假说,主要分为四大派别:
火药库爆炸说(官方解释)王恭厂是明代军工火药库,存有约1000吨火药。但科学家计算发现:普通黑火药爆炸难以形成蘑菇云,更无法解释衣物剥离等超常现象。
地震说明代确有地震记录,但地震通常不会产生冲天白光和蘑菇云,且当时河北一带无强震报告。
陨石或彗星爆炸说类似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但现场未发现陨石坑或天体碎片,明代天文观测也未见异常天象记载。
球形闪电或地气爆炸说最新理论认为地下甲烷等气体聚集,遇闪电引爆。这或许能解释衣物剥离(静电效应),但缺乏直接证据。

2016年,中国地震局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用计算机重建爆炸场景后发现:能量释放相当于1-2万吨TNT(广岛原子弹的级别);破坏模式兼具爆炸波和地震波特征;衣物剥离现象与极端低频声波或静电效应高度相似。
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是多种极端条件偶然叠加的结果——比如火药库意外引爆的同时,恰逢地下天然气泄漏并遭遇雷电。”

天启大爆炸最令人着迷的,不仅是其毁灭性威力,更是那些用现代科学仍难以完全解释的诡异现象。它提醒人类:在自然面前,我们依然渺小。
或许正如明代学者刘若愚在《酌中志》中的感叹:“此非人力可测,乃天启也。”而今天科学家们更愿意相信:一旦解开这个400年前的谜团,或许能帮助人类预防未来类似的灾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