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工业死刑?中日一旦开战,很多人还在拿着二战的旧剧本,幻想什么舰队决战。错!
什么叫工业死刑?中日一旦开战,很多人还在拿着二战的旧剧本,幻想什么舰队决战。错!现代战争的逻辑早已被火箭军的射程彻底改写。日本列岛狭长,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全境都在东风快递的火力覆盖半径之内。(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所谓工业死刑,就是把支撑对手打仗的工厂、能源、交通全敲碎,让他们想造炮弹没机床,想运物资没港口,想调兵力没电力,从工业国直接打回“手工业时代”。现代战争的逻辑,早不是“谁的船多炮大”,是“我的导弹能不能够到你,够到了能不能砸准”。那些幻想舰队决战的,怕是忘了日本列岛最致命的短板,从头到尾宽不过300公里,最长的本州岛也才1300公里,这种“面条式”的地形,连躲导弹的地方都没有。而我们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用的是钱学森弹道,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速度飙到10马赫,日本那点“宙斯盾”“爱国者”反导系统,连它的轨迹都算不准,更别说拦截了。它2500公里的射程,从中国东南沿海发射,覆盖日本全境跟玩似的,今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这型导弹跟着鹰击-21、东风-26D一起亮相,就是明着告诉世界,咱的“快递”不仅快,还能精准投送。还有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日本那4艘准航母刚出港,怕是就被锁定了,055大驱上的鹰击-21更狠,1000公里射程,一发就能击沉10万吨级舰船,八发就能送航母喂鱼。这种情况下,日本舰队敢出海,就是移动的靶船,光有导弹够狠还不够,得戳中对方的死穴,日本的工业命门,早就暴露在了东风的火力网里。日本经济产业省自己都承认,五大核心工业区承载了全国90%以上的工业产值,全挤在太平洋沿岸5公里范围内,东京湾、大阪湾、名古屋这三角地带,简直是“工业集中营”。东京湾沿岸聚着丰田、本田的研发中心,横滨港年吞吐量超3亿吨,是工业运输的大动脉;大阪湾的阪神工业区,3.2万家零部件供应商撑起全球最完整的机械制造链,机床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九州北部的熊本县,藏着全球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厂,占了日本60%的芯片产能。这些地方看着是日本制造的骄傲,其实是一戳就破的泡沫,东风-17的精度能做到落点距离目标只有几米,2017年试射时就精准命中新疆靶场的模拟目标,要是对着东京湾的丰田工厂、九州的晶圆厂来几发,日本的汽车产业、半导体产业直接停摆。更要命的是,这些工业区全靠港口和电网撑着,横滨港的集装箱码头、大阪的火力发电站,都是优先级最高的打击目标,一旦被摧毁,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机器没电力,再牛的“日本制造”也得歇菜。日本那套“反导防御网”的鬼话,其实就是纸糊的盾牌,日本陆上自卫队也就200枚爱国者PAC-3导弹,射程才20公里,只能等导弹快落地时才敢出手,面对东风-17这种能变轨的“打水漂”弹头,拦截成功率连30%都不到,跟蒙眼子弹没区别。没有美国撑腰,日本的反导系统就是摆设,东风导弹的饱和攻击一来,所谓的“防御网”瞬间就能被撕开大口子。而且“工业死刑”不仅要砸烂工厂,还要切断他们的“续命线”,日本是资源匮乏国,石油、铁矿石全靠进口,横滨、神户这些港口一被封锁,能源和原材料就断了供。他们的电网也脆弱,关西电力的主力发电站全在沿海,一旦被打击,大阪、京都这些工业重镇直接陷入黑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福岛核泄漏就让日本工业停摆了半个月,现在要是换成东风导弹的精准打击,后果只会更严重。现在中国的歼-35A性能全面碾压日本的F-35,隐身性能更优,作战半径多190公里,携带的霹雳-15导弹射程比日本的AIM120远40公里,制空权一到手,日本的救援飞机、运输车辆根本不敢动,受损的工厂和港口连修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情况下,日本别说组织反击,能不能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那些拿二战剧本说事的,怕是忘了时代变了,战争的形态早从“面对面”变成了“点对面”。二战时日本靠舰队横行太平洋,现在东风导弹的射程直接改写了战场规则,他们的舰队连出港的机会都没有;那时日本靠工业产能支撑战争,现在他们的工业集群全在咱的打击范围内。我们的喊话不是威胁,是基于实力的警告,高市早苗要是真敢赌上日本的国运,火箭军的东风快递就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工业死刑”。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