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几十年,把中国习惯当成日本韩国了,还是把中国习惯当成法国德国了? 中国这些年“忍”美国,可不是怂,是算明白了三笔账:钱、枪、人。 先说钱,中美一年贸易额6000亿美元,美国超市里的袜子、玩具、手机壳,十件有八件印着“Made in China”,更狠的是,中国手里攥着7000亿美元美债,相当于美国欠了中国一大笔“高利贷”。 要是中国一生气全抛了,美债利息能飙到天上去,美国股市得跌成“白菜价”,到时候美国人连房贷都还不起。 再说枪,中国有“东风-41”洲际导弹,能从中国直接打到华盛顿;有“巨浪-3”潜射导弹,能从海底突然冒出来打美国本土,2024年9月,中国往太平洋扔了颗洲际导弹,精准砸中预定海域,美国五角大楼当时就炸了锅:“这风险太大,我们扛不住!” 更别说中国手里攥着稀土、镓、锗这些“宝贝疙瘩”,美国F-35战斗机的雷达、导弹的导航系统,没了这些材料就得“瞎了”“瘫了”。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拉拢了140多个国家,美国“印太战略”下的盟友却各怀鬼胎,日本因为核废水被中国禁运水产品,渔民哭得眼泪汪汪;韩国半导体产业靠中国供应链活着,要是中美打起来,首尔的芯片厂得先关门。 但“忍”也有个度,台湾问题就是那条“高压线”,谁碰谁倒霉。 2022年佩洛西非要窜台,中国直接在台海划了六块“禁飞区”,上百架战机、几十艘军舰围着台湾转,模拟封锁演练。 这一招,既告诉美国“台湾不是你能随便玩的”,又让台湾当局知道:“真要闹独立,解放军分分钟能让你‘静默’,” 更狠的是核威慑,中国说“不首先用核武器”,但手里有500枚核弹头,加上陆基、海基、空基“三位一体”的打击能力,美国要真敢动核,中国也能让它“吃不了兜着走”。 五角大楼曾模拟台海打仗,结论是:美国离台湾太远,补给线拉得老长,真打起来,胜算比买彩票中头奖还低,这种“你打我我也能反手抽你”的局面,让中美都成了“揣着炸弹的赌徒”——谁都不敢先掀桌子。 美国这边,表面张牙舞爪,心里却打着小九九。 贸易战打了6年,美国贸易逆差反而翻倍,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越来越贵,美国人抱怨“钱包瘪了”;科技封锁下,中国“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完成了86%,美国企业却因为断供芯片,自己先亏了上千亿美元。 军事上,中国高超音速导弹飞得比美国反导系统还快,美国花大价钱造的“防御网”成了“筛子”。 更尴尬的是台湾问题,美国嘴上说“支持台湾”,2024年批准卖F-16战机给台湾,结果部分零件因为生产慢交不了货,台湾当局眼巴巴等着,美国却说“再等等”,这哪是“支持”,分明是“画饼充饥”。 美国心里清楚:真为台湾和中国打起来,台积电一停产,全球芯片都得断供,美国科技企业得集体“躺平”;中国要是反制,美国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得举着牌子去白宫门口抗议。 说白了,中美这出戏,看着像“狼追羊”,其实是“两个胖子抢座位”,谁都不想摔个狗吃屎,中国忍了几十年,不是怕美国,是知道:真打起来,两边都得伤筋动骨,美国呢?表面喊打喊杀,心里却盘算着“怎么从中国身上多捞点好处,少挨点揍”。 但忍,不等于当“软柿子”,台湾问题、核心利益,这些是中国人的“命根子”,碰了就要拼命。 未来的中美关系,大概率还是“边打边聊”,经济上,你买我的袜子,我买你的国债;军事上,你秀肌肉,我亮核弹;外交上,你拉你的“小团体”,我交我的“真朋友”。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不会再当“闷葫芦”,忍是为了攒劲反击,不忍是为了守住底线。 现在这世界,打仗没有赢家,合作才是王道,中美这对“老冤家”,与其在台海、南海较劲,不如一起琢磨怎么对付疫情、怎么应对气候变化,毕竟地球就一个,烧了谁的房子,都得睡大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