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市场的天平正加速向东方倾斜,中国引擎的轰鸣声已成为世界车市最强劲的旋律。
俄罗斯分析机构Autostat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中国销售了2180万辆轿车,占全球汽车销量近30%。这意味着,全球每卖出3辆汽车,就有将近1辆来自中国市场。
这一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10.7%,远超全球平均4.7%的增长率。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已成为全球需求的核心驱动力。
01 全球车市格局生变,中美欧呈现三级分化
2025年1-10月,全球汽车销量达到7500万辆,比2024年同期增长4.7%。这一增长背后,中国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量,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与美国、欧洲等其他主要市场相比,中国的增长态势尤为突出。前10个月,美国乘用车销量增长3.8%,达到1355万辆;欧洲市场几乎停滞,与2024年同期相比仅增长0.1%,销量为1120万辆。
从市场份额看,美国占据全球汽车市场的18%,欧洲占14.9%,而中国则以近30%的份额稳居榜首。中国市场的规模已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成为全球车市无可争议的引擎。
全球车市呈现出“中美欧”三级分化的格局。欧洲市场几乎零增长,美国温和增长,而中国则以双位数的高速增长引领全球市场。这种分化趋势在2025年变得尤为明显。
02 中国品牌崛起,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中国汽车产业正实现从“全球市场参与者”向“全球产业引领者”的跨越。今年世界前10车企中,比亚迪达到世界第6位、吉利第9位,奇瑞排名第11位,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国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强劲,在海外市场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自2023年起,出口已成为推动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累计销量已达2436.3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9%,在全球十大汽车市场中增速稳居第一位。中国汽车的世界份额已达到34.5%,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提升。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2025年1-9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汽车份额高达68%,整个世界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量贡献基本由中国主导。
03 新能源转型加速,中国主导全球电动汽车革命
to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达58.7%,批发渗透率达到55.2%,在全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这一数据远超欧美主要市场——德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7%,英国为32%,美国仅有13%,日本更低至2%。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上已经遥遥领先于传统汽车强国。
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而吉利、长安等中国品牌也在快速崛起。2025年9月,全球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名中,中国品牌占据两席,比亚迪以36.08万辆的单月销量稳居榜首。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正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标普全球汽车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正成为引领全球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04 全球市场分化加剧,俄罗斯市场大幅下滑
与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年前10个月俄罗斯汽车销量仅为106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20%。预计2025年俄罗斯全年销量将为130万辆,比2024年下降17%。

俄罗斯市场的大幅下滑与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分析机构Autostat谢尔盖·采利科夫指出,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当地整体市场环境严峻。
欧洲主要市场表现疲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汽车强国市场出现下滑。德国前三季度汽车销量为211万辆,同比下滑0.3%;法国前三季度完成118.7万辆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了6.2%。
全球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重要性持续提升,而部分传统市场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萎缩。
05 2025年展望:中国将继续主导全球汽车市场
分析公司GlobalData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达到9200万辆,比2024年的8880万辆增长3.7%。这一增长将主要由中国市场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
标普全球汽车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进一步增至58%。更便宜的电池成本将有助于汽车制造商降低电动汽车价格,从而刺激新车需求。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中国汽车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增长。车企纷纷推出新车型,以比亚迪、吉利、长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集中释放新能源新车矩阵,以技术突破与多元布局引领行业转型。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全球市场参与者”向“全球产业引领者”快速迈进。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中国已经抢占了先机,未来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围绕中国市场展开。
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正在向东方转移。十年前,谁能想到中国品牌能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如今,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转型,中国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未来十年,世界汽车工业的竞争规则将由中国市场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