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5年,皇太极下令扒光亲姐姐莽古济的衣服,并且让刽子手处以凌迟极刑。每剐一刀,削下一片肉,就会有一声痛苦的惨叫响彻云霄,足足剐了3600刀,莽古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莽古济是皇太极的亲姐姐,准确些说,是努尔哈赤的女儿,她的封号叫“和硕公主”,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的大汗莽应理,是一次标准的联姻。 她的身份既特殊又尴尬,既是汗国的公主,又是蒙古联姻的桥梁,皇太极在位后,多次利用她与蒙古之间的关系来稳固边疆。 可就是这样一位身份尊贵的公主,最后却死在了弟弟的命令下,还被处以最残酷的凌迟。 在皇太极眼里,蒙古是个“又要靠又要防”的对象,他希望通过联姻、册封,让蒙古诸部听命于清朝,但蒙古人一向崇尚自由,嘴上答应,背地里另有算盘。 莽古济多年来活跃在蒙古部落之间,既代表清廷,也有自己的政治网络,她和莽应理的关系不错,甚至有史料暗示她在科尔沁部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这就成了一个问题,1634年,皇太极南征明朝,北面却传来风声,说莽古济暗中与漠南蒙古首领通信,意图“自树门户”。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震怒,下令彻查,调查中发现,她私下收留过一些蒙古逃兵,还曾口出不逊,说“满人不应统天下”,这些话传到皇太极耳朵里,成了致命证据。 也有一说是,这些“证据”来得太巧,像是有人刻意递上的刀子,朝中有人认为,是大玉儿一派为削弱科尔沁势力,故意推波助澜。 不管是真是假,皇太极做出了决定,治她“谋逆”之罪,公元1635年,秋,莽古济被带回盛京,公开审讯,她在审讯时并未求饶,而是直言不讳,称:“你是我弟弟,不该用天下来换亲情。” 这句话传开后,盛京上下哗然,她没哭,也没闹,只是冷冷看着皇太极,像是在质问,又像是在告别。 皇太极听完这句话,脸色铁青,转身走了出去,没再说一句话,凌迟那天,盛京的街道被封了三层,行刑地点选在城西的一处空地,四周围满了军士。 刽子手下刀之前,还特地磕了个头,据说,那三千六百刀剐了整整一天,她没有喊叫,只在最后几刀时,才发出几声模糊的叹息。 百姓中流传一句话:“皇帝亲杀亲姐,天也不忍。” 皇太极要的不是一个听话的姐姐,而是一块不会动摇皇权的棋子,既然棋子不听话,只能拆掉,这不是个人恩怨,是帝王心术。 莽古济的死没有引发蒙古大乱,反而让科尔沁部更紧紧依附于清廷,皇太极的目的达到了,他用姐姐的血,换来了一纸服从。 但在处决后,他一连三日不上朝,在寝宫独坐,贴身太监说,他反复擦拭靴子上的血迹,还梦见莽古济站在殿门外,披着红衣,不语不笑。 莽古济死后,皇太极再没有对任何亲族下此重手,也许他知道,那个举动,不只是杀了人,也杀了自己最后一点人情。 她不是第一个死于权力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可在那个深秋的刑场上,她用沉默告诉所有人,皇帝可以处死亲人,却不能抹去记忆。 主要参考资料:《清太宗实录》,中华书局点校版、《清史稿·列女传》、赵尔巽等编、《啸亭杂录》,清·查慎行著
公元1635年,皇太极下令扒光亲姐姐莽古济的衣服,并且让刽子手处以凌迟极刑。每剐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20 15:43:18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