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 年石达开被凌迟处死后,刽子手余宝检查石达开尸首,刚一走近,就看到了一道比刀尖更尖锐的眼神,余宝心神一激,吓得拔腿就跑,两个月后刽子手余宝发狂而死。 余宝干这行多年,心早就练硬了,可那天,他心里却有点发毛,他说不出哪儿不对劲,只觉得这位“翼王”不像个要上断头台的人,更像是来送别众生的官。 石达开死得很慢,也很稳,他没喊一声,也没挣扎一下,甚至在第一刀下去时,还回头看了余宝一眼,那一眼,像冰锥似的,扎进他心里,拔都拔不出来。 行刑完毕,余宝照例要检查尸身,不为别的,只为确认有没有逃脱的可能,他刚走近尸体,抬头一看,就被吓得一屁股坐地上,石达开的眼睛还睁着,眼神居然和活着时一模一样。 那目光不愤怒、不怨恨,反倒像是在看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余宝说,那眼神比刀还冷,比火还亮,他浑身一颤,拔腿就跑,连刀都没顾得拿。 两个月后,余宝疯了,整天喊“他看着我”“他没死”,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最后连人都认不清,有人说是被吓的,也有人说是石达开的“冤魂不散”,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在成都传得满城风雨。 老百姓信,官府不信,可谁也解释不了为啥一个干了二十多年行刑的老手,会被一个死人吓破胆,余宝临死前还说:“他在笑,他知道我会这样。” 石达开不是一般人,他是太平天国内部少有的清流,文武双全,不嗜杀,行军有纪律,年纪轻轻就做到“翼王”,是洪秀全最倚重的人之一,但后来,内部争权,他带兵出走,也算是另立门户。 他不是为贪权,而是觉得太平天国变味了,他不想当那个“坐天下”的人,只想当个能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将军,所以他带着几万人穿山越岭,想从四川打通西南,另建根据地。 可惜,局势已经不允许他成功,清军包围,粮草断绝,部队士气低落,到了大渡河,他走到穷途末路,有人劝他突围,他没走,有人劝他自尽,他也没死,他选择带着儿子投降,用命换几千士兵的性命。 据《清实录》记载,石达开被俘后,态度温和,毫无怨言,他对押解他的官员说:“我之罪,自当受”,这种气度,倒让清军都不好拿他当普通叛贼看待。 凌迟,是最残酷的刑法,按清律,要三千六百刀才能结束,这种刑罚本就少见,执行者也得心狠手辣。 可面对石达开,连余宝这种老手都心里发虚,有人说,是他太镇定,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太像“正人君子”。 石达开临刑前的表现,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他穿着整齐,头发梳得干净,像是赴一场酒宴,他跟身边人说:“愿来生不再为王,只愿众生安乐。” 在场的人都记得,他死后尸身没一滴血溅到外衣上,连风都停了一会儿,那双睁着的眼睛,成了不少人心里的疙瘩。 石达开的死,成了清末一个说不清的谜,不是因为他怎么死的,而是因为他怎么活的,他活得太像个“该活下去”的人了,所以当他真的死了,世人才会觉得不对劲。 这世上,总有些人死后,比活着时还让人记得久,他们不靠血、不靠权,只靠一身骨头和一双眼睛。 主要参考资料:《清实录·同治朝》、《太平天国史》、《晚清四川刑罚制度研究》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