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刷新着世界对空中力量的认知。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的最新统计结果现实,中国空军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首次以2018架现役战斗机的总数,超越美国空军的1808架,全球规模最大。
这一消息当然令我们中国人高兴,但是,这还不够,更令人震撼的是,规模第一背后的质量革命。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一说中国空军的巨大进步。
一是中国空军的战斗机结构高度“年轻化”“高科技化”。
超过300架歼-20组成全球最大的重型第五代战斗机机群。900余架四代半战斗机,包括歼-10C、歼-16、歼-11BG,构成了核心打击力量。歼-35战斗机已经列装,即将开启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相比之下,美国空军仍严重依赖838架平均机龄超过30年的F-16和116架老旧的F-15C/D,其中,真正的四代半战机数量不足300架,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二是从“短板”到“全面领先”,全体系爆发。
中国空军的革命性进步远不止于战斗机领域。
在轰炸机、预警机、加油机、运输机、电子战飞机等关键支援保障机种上,中国空军正在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轰炸机部队正在经历脱胎换骨,轰-6系列持续改进的同时,更具战略意义的轰-20已呼之欲出。
预警机体系实现跨越,空警-500、空警-600等新型号,构建起全球最先进的空中指挥网络。加油机队快速扩张,运油-20的大批量列装,极大地拓展了战机的打击范围。运输机集群日益庞大,运-20系列不仅不断提升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更衍生出多种特种作战平台。
电子战能力全面提升,歼-16D等专业电子战飞机,使中国空军具备了强大的电磁压制能力。
三是训练时长加上装备更新,战斗力不断攀升。
中国空军的强大远不止于数量。在关键的质量指标上,中国空军建立了一套其他国家无法复制的优势体系:飞行员的年训练时长已经达到北约标准的两倍以上,在高强度、实战化训练中锤炼出的飞行员队伍,与先进战机形成了完美结合。战机平均机龄不到美国的一半。当美国空军还在为老迈的F-16续命的时候,中国空军已建立起全球最年轻的现代化战机编队。
装备更新速度更是独步全球。从历届中国航展就能看出明显对比:珠海航展每届都有全新机型亮相,从歼-20到歼-35,从攻击-11到无侦-8,创新节奏令人惊叹。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航展,仍然在反复展示“台风”、“阵风”、“F-35”等十几年不变的老面孔。这种“每一届都有新机”的创新能力,背后是中国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研发投入。
四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空军已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
将视野扩展至全球,更能感受到中国空军的体量之巨。俄罗斯空天军实际可用战斗机数量不超过600架,苏-57数量不足歼-20的十分之一。印度空军总计417架,而且,仍然依赖俄制战机撑门面。即便将俄、印、英、法、日五国空军战机相加,总数也仅仅中国空军的相当。
五是系统优势奠定长远领先。
最让对手感到无力的,是中国空军发展的不断崛起的趋势。随着歼-20、歼-35的持续量产,六代机的稳步推进,无人机作战体系的日臻完善,更重要的是,轰炸机、预警机、加油机等全体系装备上的同步突破,中国空军正在全方位地构建体系优势。
在这个体系下,“超越美军”已不再是要达成的目标,而是通向更强未来的起点。从飞行员素质,到装备质量,从战斗机单一领域,到体系化作战能力,中国空军正在书写21世纪空中力量的新标准。未来的天空,必将刻下更多属于中国的印记——这不是预测,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空军,正在东方崛起。
好,今天的话题就谈到这,下期再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