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腿和脚是我们的行走工具
1.1.1. 我们用腿和脚负重,去不同的地方,并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平衡
1.1.2. 腿,尤其是脚,还是感官享受和极度敏感的来源
1.2. 控制非语言行为的大脑边缘系统会让我们身体下半部分忠实于我们的情绪状态
1.2.1. 双手和手臂在我们身体的前面,所以我们会注意到自己的行为
1.2.2. 腿和脚则不然
1.2.3. 意味着在与别人打交道的时候,腿、脚和躯干的动作通常是判断一个人真实情绪的关键
1.3. 腿和脚
1.3.1. 腿和脚能够“告诉”我们别人是否开心、伤心、紧张、不适,甚至是否具有领地意识
1.3.2. 不要将对抗地心引力的动作姿态与战战兢兢相混淆
1.3.3. 腿和脚的指向不仅能暗示一个人是要走还是要留,还能表现他是否感兴趣
1.3.4. 通常在约会的时候,一方会表现得非常有礼貌,而真实的兴趣水平是由腿和脚呈现的
1.3.5. 脚和腿也适于展现领地意识
1.3.5.1. 若你和目标对象交流时,注意到他开始扩大双脚站立的距离,那就说明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要在他的地盘外建立主导地位
1.3.6. 腿也能体现我们是否开心、坦率、热情或者因为不适而对他人设置障碍
1.3.7. 我们的非语言行为是自身感觉的真实写照
1.3.7.1. 腿和脚在非语言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含义
1.4. 躯干和手臂
1.4.1. 我们倾向于远离我们不喜欢的东西,而趋近我们喜欢的事物
1.4.2. 躯干的无意识倾斜能够表明我们喜欢群体中的哪个人
1.4.3. 观察躯干的关键在于其倾斜度
1.4.3.1. 目标对象倾向于哪里以及怎样倾斜意味着她喜欢谁或不喜欢谁,同时也能表明她是感到舒适还是想要离开
1.4.3.2. 或前或后,或朝向你或远离你,这些躯干倾向都能表现出兴趣和舒适度水平
1.4.4. 如果你看到某人身体倾向于另外一个人,那可能意味着感兴趣或舒适
1.4.5. 如果和你打交道的人离你很远的话,是你表现得太过强势了
1.4.6. 在建立密切关系后暗示你很感兴趣
1.4.6.1. 当你的谈话对象开始表达他们的情感或想法时,你稍稍倾斜身体可以表现出你对他们所说的感兴趣,并且正在认真倾听他们所说的话
1.4.6.2. 说明你信任他们,而且想听他们说话
1.4.6.2.1. 会对你们建立和维持密切关系大有益处
1.4.7. 一个清晰的标志是看胸部的起伏
1.4.7.1. 胸部的起伏和粗重的呼吸都是为了吸入更多的氧气
1.4.7.2.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不适的表现
1.4.7.3. 耸肩之后的大口呼气可能是出于伤心或者放弃
1.4.8. 交叉的双臂并不总是意味着屏障
1.4.9. 一个关键的迹象是双臂交叉的位置
1.4.9.1. 当它高于胃部、低于胸部的时候是不适的表现
1.4.9.2. 这种交叉双臂的类型是防御类型,是在说“我不舒服”
1.4.10. 注意如果仅仅是交叉双臂并不代表不感兴趣或者不舒服
1.4.10.1. 与其他肢体语言信号一样,要寻找相对基准态的突然变化来判定情感层面
1.4.11. 除了表示舒适度,腹部动作还能表现自信度
1.4.11.1. 若不加以限制,这种动作会看起来失礼或者有些自大
1.5. 躯干和手臂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
1.6. 社会工程师的目标是建立平静放松的环境,让目标对象感到舒适
1.6.1. 当你看到非语言行为使用得恰如其分时,就知道自己离成功不远了
2.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2.1. 动作单元(Action Unit, AU)
2.1.1. 相信通过学习辨别创建面部表情的肌肉,就能够看到情绪内容的小“玄机”
2.2.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标准
2.3. 对动作单元的学习需以小组为单位
2.3.1. 小组的分类是以涉及的位置和动作类型为基准的
2.3.2. 首先是面上部的动作单元。它们会影响眼眉、额头和眼皮的动作
2.3.3. 脸下部的动作单元分为以下五组:上/下、水平、倾斜、眼窝以及其他动作
2.3.4. 外观变化
2.3.5. 如何重现动作单元
2.3.6. 评价动作单元的强度
2.4. 如果情绪是由刺激物触发的,神经元就会向面部传递电脉冲,进而触发肌肉运动,并将情绪从外部呈现出来
2.4.1. 刺激物+情绪=肌肉触发
2.5. 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情绪加入到观察到的情绪里,也不要臆断别人会有某种感受的原因(否则将受到“自我论”的错误影响)
2.6. 微表情并不能回答该表情产生的原因,但是通常能够引导我们找到该问题的答案
2.6.1. 微表情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只有1/5到1/25秒
2.6.2. 宏表情可以持续2到4秒
2.6.3. 主要区别在于宏表情是人们想让他人看到的情绪表现
2.6.4. 微表情是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是不可控的,而且往往表现出的是当事人当时真正的情绪内容
2.7. 微表情是一种对极为细微的表情所表达出的情绪的有意或无意的压抑
2.8. 没有单一的线索,即使是微表情也不能从内部或就其本身告诉你某人是否在说谎
2.9. 建议
2.9.1. 当你发现了热点,并开始尝试找寻热点出现的原因时,不要只是关注一种可能性,而要迫使自己通过“对立假设”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该热点
2.9.1.1. 这样做能让你保持客观
2.9.2. 要充分利用以下五种渠道:面部、肢体语言、嗓音、声线以及声音内容
2.9.3. 不要急于做出判断
2.9.3.1. 在做出判断之前要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时间
2.9.3.2. 让交谈顺其自然
2.9.3.3. 要聆听说话者的故事
2.9.3.4. 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言语线索和非语言线索
2.9.4. 要注意出现的热点,但是在跟进或挑战说话者或者与说话者对峙的时候要有选择地利用热点
2.9.5. 你确定的事只是你看到的,所以不要假定为什么别人会表现出某种情绪
2.9.5.1. 需要通过问题、基准态和采访策略深入研究情绪的成因
2.9.5.2. 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判断出情绪和感觉的区别
2.10. 面部不仅能通过有意识的宏表情表现人们的情绪内容,也能通过无意识的微表情做到这一点
2.10.1. 学会观察表情内容,并识别“热点”(矛盾)能提升社会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同时帮你找出正在进行恶意攻击的人
3. 情绪与感觉3.1. 我们都有内置的指令集,它们建立在我们的童年经历、精神特质、道德和个人信仰结构基础之上
3.2. 爱通常被视为一种情绪,但它并不是七种基本情绪中的一种
3.2.1. 爱是一种来源于情绪的感觉
3.2.2. 当我们开心的时候,会促使我们去爱
3.2.3. 惊喜也能促使我们去爱
3.2.4. 爱也可能是哀伤的,会让我们感到恐惧
3.2.5. 爱本身并不是用于处理某种情况的“一组心理变化和情绪行为”
3.3. 恐惧
3.3.1. 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情绪更多地经由面部表现出来
3.3.2. 你会挑起眉毛,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倒吸一口气,咧开双唇
3.3.3. 你的面部和身体都会变得紧张起来
3.3.4. 请注意抬起的上眼皮的紧张状态,虹膜上的眼白,以及水平咧开的嘴巴
3.3.5. 由于恐惧/担忧的情绪已经存在于目标对象的头脑中了,所以要终止该情绪很难
3.3.6. 关键的一点是要注意到情绪触发点
3.3.6.1. 当你看到担忧或者惊慌情绪闪现时,你要对其有所反应
3.3.6.2. 即便不能完全确定为什么对方会有这样的情绪,也要确保你能够将该情绪重新定向至其他原因或情绪
3.3.7. 动作
3.3.7.1. 尽量抬高上眼睑
3.3.7.1.1. 如果可能的话,同时收紧下眼睑
3.3.7.1.2. 主要的区别就是眼睛睁开的宽度
3.3.7.2. 水平咧开嘴巴
3.3.8. 在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会咬紧牙关或者张开嘴巴,但是无论哪种表现,我们的嘴唇都是向后拉回的
3.4. 惊讶
3.4.1. 与恐惧紧密相连的是惊讶
3.4.1.1. 二者间有相似的表现
3.4.1.2. 恐惧和惊讶经常被混淆
3.4.1.3. 起初会很难区分惊讶和恐惧的情绪,但是在经过练习后,你就能明白他人的心思了
3.4.2. 在经过或战或逃的斗争并确定自己是安全的之后,惊讶能够变成美好感觉的通路
3.4.3. 动作
3.4.3.1. 在扬起眉毛的时候尽量睁大眼睛
3.4.3.2. 你的下巴要微微分开
3.4.4. 在表示惊讶的时候,眼睛会比表示恐惧时更放松
3.4.4.1. 眼眉的拱形和扬起的程度会更大
3.4.4.2. 眼睛在表示恐惧的时候会呈现更多的眼白
3.5. 悲伤
3.5.1. 人类都有同情和怜悯之心,这种情愫与生俱来,能够轻易地影响我们的情绪内容
3.5.2. 悲伤的程度可以从轻度不适到极度悲伤
3.5.3. 读懂悲伤的情绪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交流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内容
3.5.4. 对于使用悲伤这一表情的忠告是,当我们感到紧张时,可以做出悲伤或者恐惧的表情
3.5.4.1. 当你要表现自己非常自信、蓄势待发时,却做出了悲伤的表情,就会释放出矛盾的信息
3.5.4.2. 要小心处理你的面部表情
3.5.5. 悲伤是一种很复杂的面部表情
3.5.5.1. 包含很多组成部分
3.5.5.2. 懂得如何观察、重现和表现这种情绪对于社会工程师来说是一个强大的能力
3.5.6. 动作
3.5.6.1. 嘴巴张开,或者虽然不张开,但是嘴角会下拉
3.5.6.2. 在保持嘴巴姿势的情况下上抬脸颊,这个动作和眯眼的动作比较相似
3.5.6.3. 当上眼睑下垂的时候要向下看
3.5.7. 即使嘴唇并未向下,或者面部被衣物部分遮盖,我们依然能从眼中观察到情绪内容
3.5.8. 呈现
3.5.8.1. 眉毛的内侧会上扬,而不是整条眉毛上扬
3.5.8.2. 眉头会抬起,并向中间聚拢
3.5.8.3. 双目低垂
3.5.8.4. 下唇的中心部位会向前突出
3.6. 轻视
3.6.1. 轻视的情绪包括以下感觉,如优越感、装模作样,或者自大
3.6.2. 动作
3.6.2.1. 扬起一侧的脸,仿佛是脸颊的挤压导致了眯眼
3.6.2.2. 扬起下巴
3.6.2.3. 很多情况下,在表现轻视的情绪时,颊肌会抬起,脸部同侧的唇角也会不对称地向上扬起
3.6.3. 当嘴和脸颊的一侧因为轻视的情绪抬了起来,往往会产生一种假笑
3.6.4. 一旦学会识别轻视,你可以轻松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它们
3.6.4.1.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错过的情绪,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重要情绪
3.6.5. 确保你的接近方式和表达不会太具有进攻性
3.6.5.1. 不要使用任何可能冒犯他人的语言或者笑话
3.6.5.2. 外出工作时要确保自己在目标对象看来不会无礼
3.7. 厌恶
3.7.1. 轻视的情绪往往是针对某个人,而触发厌恶情绪的原因却有很多种,比如气味、味道、触碰、景象或者是想到某些东西或某个人的感觉
3.7.2. 厌恶的情绪能够在一个人身上触发强大的心理反应
3.7.3. 动作
3.7.3.1. 皱鼻子
3.7.3.2. 嘴唇会卷起来,不过有时也会张开,并露出牙齿
3.7.3.3. 在典型的厌恶情绪中,上唇会靠向鼻子,露出上牙
3.7.4. 厌恶是一种令人不悦的情绪
3.8. 愤怒
3.8.1. 愤怒是一种能够引发肌肉紧张的强烈情感
3.8.2. 社会工程师要努力不让自己的脸上呈现愤怒情绪的痕迹
3.8.2.1. 愤怒会带来自己的主观感受,给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8.3. 动作
3.8.3.1. 拉低眉毛,看起来好像要用鼻子碰到眉毛的内侧
3.8.3.2. 当你做了这个动作的时候,尝试瞪眼
3.8.3.3. 紧紧挤压嘴唇
3.8.3.3.1. 嘴巴是张开的,那就咬紧牙关,收紧下颌
3.8.4. 学会辨别,更重要的是控制这种情绪表现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对目标对象施加影响
3.9. 开心
3.9.1. 微表情是对情绪触发点的神经反应和肌肉运动
3.9.2. 真心的微笑是一种有力的工具
3.9.2.1. 开心是最容易识别的情绪
3.9.2.2. 开心的情绪会有力地触发新的开心情绪
3.9.3. 社会工程师希望能让目标对象微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值得信赖
3.9.4. 动作
3.9.4.1. 开始思索那些让你开心的事
3.9.4.2. 在扬起嘴角的时候抬高脸颊
3.9.4.3. 不眯眼睛,提高脸颊
3.9.4.3.1. 这样做会把眼睛向上推,形成鱼尾纹
3.9.5. 别人在真诚地微笑时,你多看他一眼,也会多一分开心
3.9.5.1. 源于大脑接收情绪的方式
3.9.5.2. 我们看到的情绪表现越多,对这种情绪的感觉就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