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近又开始不安分了,又在搞些危险动作。它把导弹部署到了离中国台湾越来越近的地方,具体就在与那国岛,这里距离台北仅仅110公里。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还大言不惭地拍着胸脯保证,说“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可你仔细琢磨琢磨他这话,是不是有点又当又立的感觉?那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搞鬼呢?就是高市早苗,这个女人老是频繁挑动地区紧张局势,还一直试图打破“和平宪法”的限制。
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军备方面的升级,这是日本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家发展路线上最激进的一次转变。

让我们回到最核心的问题:日本到底要干什么?
2024年开年以来,日本在军事方面不断越界,一次次打破“专守防卫”的原则。它又是增加军费,又是部署能打很远的导弹,甚至还放出风声说要“松动无核三原则”。
这一系列动作可不是零散的,而是一套完整的转向战略。日本不再满足于只搞防御,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打造能往外打、具备投送能力的“进攻型军事力量”。
高市早苗针对台海发表的那些强硬言论,就是日本这套战略最直白的政治表态。她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背后是自民党里那些右翼势力,这些势力和美日军事同盟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她就像是日本军国主义残留思想复苏的代表,在“战略模糊”的局面里主动出来捣乱、生事。

问题来了:这场军事赌博,日本真的赌得起吗?
你可能觉得,强军是国家正常化的一部分,是应对“外部威胁”的理性选择。但我们必须回到现实,今天的日本,不再是1980年代的“亚洲第一经济体”。
它是一个债务率高达260%、人均税负持续上升、老龄化空前严重的国家。根据2024年经济数据,日本的财政已逼近临界点,连养老金都开始捉襟见肘 。
此时再疯狂拉高军费,无异于在高利贷模式下“超前消费国家安全感”。这是把财政绑在军火商的战车上,押注未来几十年不会爆雷的“假设性安全”。
而这场“国运豪赌”,注定让日本陷入“经济增长换军事威慑”的恶性循环。

高市早苗说,“台海有事,日本当然要出手”。这句看似义正辞严的表态,其实已经把日本的战略角色从“受害者”切换成了“潜在挑衅者”。你别忘了,日本的殖民史、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亚洲多国对日本军力的敏感度,远比你想象中要高。
这就好比有个以前就爱放火的人,现在嘴上念叨着“要防火”,可手上却已经开始划火柴准备点火了。中方在这件事上的反应一直很克制,但这可不代表咱们软弱可欺。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警告说得特别清楚:“日本那些右翼势力想让历史倒退,这是绝对不行的。”这可不是那种场面上的外交套话,而是既划了底线又标明了红线的严肃警告。
一旦军事误判发生,代价可能不是几颗导弹,而是整个地区几十年和平努力的瞬间崩塌。你知道我不会轻易渲染危机。但这一次,我必须说:这不是“正常国家化”,而是“正常战争边缘化”。

今天的日本,在高市早苗的带领下,把安全感寄托在导弹上,把国际话语权建立在强军幻觉里。这种押注未来、对抗现实的思维,像极了一个深陷债务的家庭,还在幻想买彩票翻盘。
历史不是用来纪念的,是用来警惕的。台海不是赌桌,东亚不是战场,和平更不是某一国可以单方面决定的筹码。
你觉得高市早苗的战略,是智慧的出击,还是危险的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