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厂里新来一个 00 后,车间主任骂了他就不干了,工作 6 天,车间主任说工资 1

厂里新来一个 00 后,车间主任骂了他就不干了,工作 6 天,车间主任说工资 1 分都没有,结果给某保局举报了,厂里罚了 12W。 这个 00 后叫小周,刚从职业学校毕业,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这家五金厂。他干活手脚不算慢,就是对机器操作还不太熟练,第六天下午,因为没看清流程,把一批零件的打孔位置偏了两毫米。车间主任王强正好路过,当着二十多个工人的面就炸了。 小周攥着手里的扳手,指节都捏白了。他来之前,班主任反复叮嘱“刚入社会要多忍忍”,爸妈也说“年轻人别怕受气”,可王强的话像带了刺,从“你眼睛瞎了”骂到“职业学校教出的废物”,连他家人都捎带着损了几句。二十多个工友低着头,没人敢吭声,有几个和小周年纪差不多的,偷偷抬眼瞅了瞅他,又赶紧把头扭过去。小周咬着牙没还嘴,等王强骂够了转身离开,他直接脱下工装往桌上一摔:“这班我不干了!” 走的时候,小周找王强要这 6 天的工资。他知道自己出错给厂里添了麻烦,想着哪怕扣点罚款,多少能拿点辛苦钱,可王强眼皮都没抬:“你造成的损失还没算呢,还想要工资?一分都没有,爱去哪告去哪告!” 小周气得浑身发抖,他在职业学校学过劳动法,老师专门讲过“劳动者提供劳动就该获得报酬,即使试用期也不例外”,可他没想到,第一次维权会来得这么快。 回到出租屋,小周越想越委屈。他给老家的发小打了个电话,发小一听就急了:“这明显是违法啊!咱们学校公众号上不是发过维权指南吗?直接打 12333 举报!” 挂了电话,小周翻出手机里存的劳动法笔记,又在网上查了当地人社局的举报流程,当晚就提交了投诉材料,把王强辱骂员工、厂里拒付工资的事一五一十写得清清楚楚。 他本来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自己刚毕业,没背景没经验,而五金厂在当地开了快十年,多少有点人脉。可没想到,第三天人社局就联系了他,核实情况后直接上门调查。原来,这家五金厂早就有“前科”,之前就有工人反映过拖欠工资、辱骂员工的问题,只是没人敢较真,这次小周的举报正好撞在了枪口上。调查结果出来,厂里不仅要支付小周 6 天的工资 1800 元,还因为“无故拖欠劳动者报酬”“侮辱员工人格”等多项违规,被处以 12 万元的行政处罚。 消息传回厂里,工人们都炸了锅。有老工人私下说:“换做十年前,咱们遇到这种事只能认栽,哪敢跟老板叫板?” 确实,老一辈工人大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哪怕受了委屈,也会为了养家糊口忍下来。可小周这代 00 后不一样,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强调“人格平等”,法律意识也更强,不会因为一份工作就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 王强到最后都没明白,自己骂过的工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怎么偏偏这个 00 后就敢举报?其实他错就错在,把职场当成了“一言堂”,把员工的隐忍当成了理所当然。两毫米的误差,完全可以通过返工修正,就算要追责,也该理性沟通,而不是用辱骂的方式践踏员工的尊严。更重要的是,他忘了《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这件事也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时代变了,职场管理早就不是“骂几句、压一压”就能管用的。00 后进入职场,带来的不仅是新鲜血液,更是对平等、尊重的强烈诉求。企业想要留住人,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更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人格和付出。那些还抱着“老子说了算”的管理思维,动辄辱骂员工、拖欠工资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和法律淘汰。 小周拿到工资和道歉后,很快找到了新的工作。新公司的领导不仅耐心教他操作技巧,还会在他出错时温和提醒。他说:“我不是不能接受批评,我只是不接受辱骂。工作是为了赚钱糊口,更是为了获得尊重。”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用户98xxx97
用户98xxx97 6
2025-11-28 21:13
新手六天工资1800???又是吹牛逼

逍遥 回复 11-28 23:30
机加工啊,还是技校出来的,应该是会点编程,不然不会把一批产品搞错了,如果是普通工人,不可能出这事,只能是编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