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

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另一套,特朗普虽然也反华,但他毕竟是一个商人,讲究利益优先,贸易战科技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妥协,特朗普还喜欢别人给他戴高帽子,因此,从维护中美和平、合作关系来讲,特朗普执政对中国有利,远超拜登(对中国来说) 中美关系这盘棋,特朗普和拜登的走法确实不一样。拜登像个穿西装的老棋手,棋盘上摆着"合作、竞争、对抗"三块牌子,可落子全在对抗区。 就说2024年底他离任前突然加码AI芯片禁令,前脚刚在日内瓦跟中国谈技术合作,后脚就把盟友分级管制,连英伟达这种美国企业都被打个措手不及。这哪是下棋,分明是牌桌上说"交朋友"却偷偷换牌。 他执政四年,嘴上喊着"去风险",实际把600多家中国实体塞进黑名单,《芯片法案》表面针对中国,连荷兰ASML、韩国三星都被捆住手脚,盟友私下抱怨"美国优先变成美国独吞"。 这种嘴上抹蜜、手里藏刀的做派,让欧洲车企在华销量下滑时只能自己扛,东南亚国家搞基建还得防着被美国"友岸外包"割韭菜。 特朗普则像个穿T恤的生意人,棋盘上只摆"赚钱"俩字。2018年开打贸易战时,他直接把关税当谈判筹码,中兴、华为的案子说制裁就制裁,说暂缓就暂缓,甚至会因为中国买美国大豆就推迟加税。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流氓打法,虽然让中国企业难受,但至少有章可循。只要算清利益,随时能坐下来谈。 2020年疫情期间,美国猪肉商急着出口,特朗普政府马上就放宽了部分农产品关税,这种商人式的务实,让中美贸易在他任内始终没断流。最典型的是芯片战,拜登搞"小院高墙"恨不得全产业链封锁,特朗普时期英伟达却能偷偷搞出"中国特供版"芯片,钻规则空子继续做生意,两边企业都有活路。 拜登的麻烦在于他背后的建制派链条。民主党智库、科技官僚、人权组织拧成一股绳,逼着他在涉疆、涉港问题上必须表演"道德正确",哪怕得罪东盟国家也得搞"民主峰会"。 2023年东盟峰会,东南亚国家当场拒绝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数据条款,就因为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特朗普没这些包袱,2024年竞选时直接说"北约国家不交钱就撤军",吓得欧洲赶紧多掏军费。 这种赤裸裸的利益算计,反而让盟友觉得更真实。2025年特朗普重启对华谈判,韩国三星马上松口气,因为知道这位"交易总统"不会搞意识形态绑架,只要算清楚半导体产业链的得失,随时可能放宽出口限制。 最关键的是,拜登的政策像精密齿轮,一环扣一环却转不动。他花4万亿搞基建补贴,结果钱全进了硅谷游说公司的口袋,铁锈带工厂还是招不到人;联合盟友搞"去中国化",结果2024年越南对中国出口逆差反而扩大20%,东盟国家私下算明白账:跟中国做生意赚的是现钱,跟美国混拿的是空头支票。特朗普的政策像推土机,虽然粗糙却见效快。 2021年他离任时,中美贸易额反而比2016年增长15%,因为双方企业都摸透了他的脾气:只要给足面子(比如买美国能源),里子(关税减免)总能谈。 这种"吃软不吃硬"的性格,让中国在应对时更有抓手。2024年特朗普竞选期间,中国车企低调增持特斯拉股份,就是看准了这位商人总统对股市的敏感度。 说到底,拜登的反华是戴着白手套的系统工程,讲究师出有名、步步为营,却把中美关系拖进"对抗有理"的死循环;特朗普的反华是光着膀子的散打,虽然拳拳到肉,却留着"生意可以谈"的门缝。对中国来说,前者像慢性病,不知不觉耗元气;后者像急性病,疼一阵却有转机。 2025年特朗普重启"美国优先",虽然科技战可能更狠,但至少知道"芯片禁令不能饿死美国企业",这种商人的算计,反而让中美在摩擦中保留了更多转圜空间。毕竟生意人最懂,撕破脸的买卖,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