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罗斯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球哗然,20号下午俄国家杜马上演罕见一幕,450名议员零反

俄罗斯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球哗然,20号下午俄国家杜马上演罕见一幕,450名议员零反对、零弃权,清一色投了赞成票,一份给政府的呼吁书直接砸向欧盟,敢动我3000亿美元冻结资产,就别怪我“以牙还牙”绝不留情。   这笔让双方剑拔弩张的3000亿美元,是2024年西方对俄加码制裁时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只不过,这笔钱里算是欧盟的“软肋”。   近2000亿欧元都锁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相当于欧盟把这个“烫手山芋”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欧盟一开始只敢试探着动些利息,2025年10月还正式批准用利息给乌克兰搞重建基金,但架不住乌克兰的资金窟窿越来越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乌克兰2026至2027年度的资金缺口就高达1357亿欧元,之前的援助早已不够填,美国又不愿再当“冤大头”,欧盟便把主意打到了资产本金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成了急先锋,硬推所谓的“赔偿贷款计划”,想拿冻结的俄资产做抵押,向市场借1400亿欧元给乌克兰,还美其名曰“乌克兰只需在拿到俄战争赔偿后还款”,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变相没收”的幌子。   但欧盟内部早就吵成了一锅粥,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喊得最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却直接怼回去,说这做法“像送伏特加给酗酒者”,坚决不碰别人的钱;比利时更纠结,2000亿欧元压在自家清算银行,动了怕遭俄报复,不动又要被盟友骂“懦夫”,只能反复强调“要动就得大家共担风险”,说白了就是想拉着所有人一起下水。   俄罗斯会坐视不管?国家杜马那450张赞成票,早把反击的底牌亮得明明白白。早在2025年9月,普京就签了法令,授权国有银行Promsvyazbank接管境内外资资产,从能源、航空到港口行业都做了试点。   8月时,莫斯科仲裁法院已经冻结了一家欧洲能源公司的全部不动产和库存,摆明了是“模拟打击”;10月更直接点名五家欧盟制造业公司提交资产清单,其中三家德法企业直接被拉进“国有化过渡观察名单”。现在全票通过的呼吁书,不过是把“一旦你动手,我就抄家伙”的规则正式敲定。   本来这时,双方就应经够乱了,谁都没想到后期的博弈背后美国也掺和进来了。美国手里冻结的俄资产少得可怜,却一个劲撺掇欧盟往前冲,特朗普团队甚至抛出“28点和平计划”,明目张胆写着拿1000亿美元俄资产搞乌克兰重建,美国公司要分走50%利润。   这算盘打得太精了:风险让欧洲扛,俄罗斯的怒火冲欧洲烧,美国却能一边卖高价天然气给缺能源的欧洲,一边抢制造业订单,还能分重建红利,简直是“稳赚四重奏”。   欧洲的金融大佬们也明白,一旦开了没收主权资产的先例,中东、亚洲的金主们再也不敢把钱存欧洲,这可不是丢钱的事,是砸了金融大陆的根基。   对俄罗斯来说,这3000亿不只是钱,更是关乎政权合法性的“死穴”。俄内部早有定论:“赔偿从来都是战败国的事”,要是这笔钱真被拿去给乌克兰输血,等于在国际上坐实了“战败”名声,这是绝对不能退的底线。   所以俄罗斯才会在法律、外交、舆论上全面施压,一会儿喊“这是盗窃主权资产”,一会儿搞“国家主权资产回补基金”,就是要在法理上站得住脚,同时告诉国内:政府没低头。   现在的局面特别微妙,欧盟被美国架在火上,动钱怕遭俄“抄家”,不动又填不上乌克兰的窟窿;俄罗斯手握59家西方企业的“接管名单”,德国大众、瑞典宜家全在里面,真要国有化,这些企业得血本无归。   美国则在背后看热闹,等着坐收渔利。全球都在盯着这场“金融掰手腕”,毕竟一旦主权资产能被随意扣押,以后各国存钱都得揣自己兜里,美元欧元的信用会一落千丈,新兴经济体已经开始悄悄调整储备结构了。   说白了,俄罗斯那450票全过的呼吁书,就是给欧盟划下的最后红线:3000亿碰不得,碰了就得拿你境内的资产来抵。   欧盟要是真敢按下“动用”按钮,等待它的不仅是俄的对等反制,还有自家金融体系的信任崩塌。这场看似钱的纠纷,早就变成了大国博弈和全球金融秩序的试金石,而俄罗斯这波强硬操作,无疑是把选择权和风险都扔回了欧盟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