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你发现没?最近美国高层说话的味儿,突然变得特别熟悉。 前两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在

你发现没?最近美国高层说话的味儿,突然变得特别熟悉。 前两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海军陆战队成立纪念活动上讲了一段话。他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什么新式战机,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我听着差点以为自己在回放几十年前的老电影。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吗?连台词都几乎一模一样。 更逗的是,上个月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也在电视上说,尽管中国技术先进,但美军要靠“钢铁般的意志”来战胜解放军。 我当场就乐了。这不就是我们过去“钢少气多”时期的翻版吗?现在我们钢也多了,气也更足了,他们倒把我们过去的剧本捡起来用了。 你可能会问,这难道只是巧合? 我看未必。美国高层突然集体强调“人的因素”,背后其实暴露了他们的心虚。 万斯在演讲中承诺,美国领导人再也不会在没有明确任务、无法保障前线支援的情况下派兵去危险地区。这话听着挺负责任,可你细品品——这不就等于承认,以前就是这么瞎指挥的吗?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哪次不是灰头土脸地撤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军方现在不炫耀高科技,反而大谈“战斗意志”了? 道理很简单:他们的技术优势正在快速消失。 看看现实就知道了。五角大楼自己的报告承认,中国造军舰的速度是他们的好几倍。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中国已经部署了三种型号,美国却还在实验室里折腾。 就连美国退役中将戴维斯都打了个比方:美军现在就像同时下十盘棋,结果每盘都顾不过来。 最打脸的是在红海,胡塞武装用反舰导弹就把价值130亿美元的“福特”号航母逼得后退了200海里。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蚂蚁绊大象吗?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美军的“钢铁意志”到底靠不靠谱? 为了培养所谓的“勇士精神”,美军确实下了功夫。训练强度提高了30%,还增加了极端环境生存训练,要求士兵在四种不同环境下坚持72小时不带补给。 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对吧? 但看看实际情况就尴尬了。 国防部2025年的调查显示,美国适龄青年中只有23%符合入伍标准。超过40%的年轻人因为肥胖等原因根本当不了兵。2022到2024年,陆军征兵缺口累计达到20%。 更糟的是,就算放宽标准招到人,训练合格率还在下降。2024年美军自杀人数约6000人,远超过战场伤亡。长期海外部署带来的疲惫和家庭问题,正在一点点瓦解这支军队的凝聚力。 就这样还谈“钢铁意志”?听着都悬。 其实说到底,中美两军有着根本区别。 美军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资产阶级军队,到处参与侵略性军事行动。加上国内党争不断,意识形态混乱,连军饷都不能保证按时发放,这样的军队哪来的坚定信念? 而解放军是保家卫国的人民军队,除非国家利益受到侵犯,否则绝不会主动开战。为谁而战,为何而战——这个根本问题决定了战斗意志的强弱。 美国智库学者奥布莱恩说了句实话:“现代战争胜负取决于军工制造和军事科技,光靠意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他从俄乌战争得出结论:未来战争不再靠个人英勇,而是看谁能经济上打击对手、工业上满足需求、用不对称打击消耗对方潜力。 那你可能要问:美国精英真信他们那套“意志决定论”吗? 我看未必。 这里面藏着预算和政治的算计。长期以来,美国军费都偏向海空军,陆军装备预算吃紧。现在强调“意志能弥补技术差距”,不就是变着法儿向国会要钱吗? 同时,美国国防部已经把中国视为“头号威胁”,准备从欧洲抽兵投向亚太。可欧洲盟友一直指望美军的技术保护,现在看中国技术进步这么快,心里能不慌吗? 所以美方宣传“意志优势”,既是对内要钱的由头,也是对外安抚盟友的手段。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 回过头看,历史真是幽默。 我们曾经靠强大精神力量,在装备落后时捍卫了国家主权。那时美国人笑我们只有“人海战术”,迷信他们的高科技。 如今,我们从“钢少气多”走向“钢多气也多”。歼-20批量服役,第六代战机首飞,东风导弹覆盖第二岛链,055大驱、歼-35舰载机纷纷亮相。 而美国,反倒捡起我们过去的理念,大谈“意志决定论”。 可问题是,一支在阿富汗20年最后狼狈撤军的军队,一支自杀人数远超战场伤亡的军队,一支招兵都困难的军队,真能靠“钢铁意志”打赢吗? 万斯和德里斯科尔们心里,恐怕早就有答案了。他们越是高调宣扬“意志至上”,越是暴露内心的焦虑和对技术优势流失的恐惧。 说到底,未来大国竞争,既不能光靠技术,也不能单凭意志。得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中国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走得稳稳当当。美国呢?还在那里自欺欺人。 这就是我对万斯那番话的看法。你觉得呢?咱们评论区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