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日本防卫省官网突然更新了一条加急通报:中国海军055型导弹驱逐舰"鞍山号"率领编队穿越大隅海峡。文字描述足足三页纸,配图里万吨巨舰的轮廓在夜色中格外清晰。这已经是三天内日方第二次发布类似通告,上一次是电子侦察船,这次直接来了个战斗群。
就在一个月前的国会现场,防卫大臣木原稔拍着桌子放狠话“只要周边有事,日本直接行使集体自卫权,跟美军一起上,把防线扎得严严实实”
当时台下掌声一片,媒体全在炒 “日本硬气了”,结果 “鞍山号” 带着舰队一出现,那些狠话瞬间像被戳破的气球。“鞍山号” 可不是来逛一圈的,身后跟着一整套远海作战的 “全套打法”。
岸基预警机早就把空域盯得死死的,北斗卫星实时传着定位,补给船跟在后面随时补能,055 大驱本身更是藏不住的硬实力,
1.3 万吨的体量,112 个导弹发射单元,防空、反舰、反潜的弹药全能装,舰上的雷达能盯着 400 个目标,450 公里外的动静都逃不过它的眼睛。更狠的是那远程导弹,1200 公里的射程,日本西南诸岛的军事设施全在覆盖范围内。
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日本的 “软肋”。
这些年日本在宫古岛、石垣岛砸了不少钱,堆了一堆 12 式反舰导弹,号称 “能封死海峡”。可这些导弹全是固定在地上的,“鞍山号” 还没出发,天基侦察系统就把这些阵地标得明明白白。
但打脸的是,12 式导弹最远只能打 200 公里,等它瞄准的时候,“鞍山号” 的导弹早就够得着它的阵地了。三天两度通报,不光暴露了日本的底气不足,还扯出了美日同盟的 “遮羞布”。
上次电子侦察船来的时候,日本赶紧喊美军来帮忙,结果美军第七舰队的舰艇磨磨蹭蹭没到位,最后只能让自家 “秋月” 级驱逐舰孤零零跟着。这回 “鞍山号” 带编队来,日本又试着联系美军,可对方还是含糊其辞,只派了架侦察机远远晃了一圈。
其实这早不是第一次掉链子了。去年美日搞 “利剑” 军演,日方舰艇跟美军的信息根本传不通,模拟拦截的时候好几次放跑 “目标”。
嘴上喊着 “协同作战”,真到事上,美军不想为日本的 “高调” 费力气,日本想靠美军撑场面又靠不住,这种各打各的同盟,纯属纸糊的。
偏偏这时候,日本还在捣鼓 2025 年的防卫预算,张口就要 2113 亿美元,想买 500 枚 “战斧” 导弹,还要在西南诸岛再建 3 个雷达站。可 “鞍山号” 一亮相,这些计划看着就像笑话。
日本海上自卫队跟着跟踪的样子,透着一股无奈。
这次派去的 “朝日” 级驱逐舰,雷达最远只能看 300 公里,而 “鞍山号” 的雷达能罩 450 公里。相当于 “鞍山号” 早就看清它在哪了,它还在那儿小心翼翼跟着,连对方的核心动向都摸不透。
这两年,中国军舰穿越大隅海峡的次数越来越多。2023 年走了 12 次,2024 年还没到年底就已经 15 次了。
以前日本把这儿当成 “第一岛链” 的关键关卡,现在倒成了中国海军练手的 “常规考场”— 不用喊狠话,不用搞威慑,就是常态化航行,慢慢改写着西太平洋的格局。
日本防卫省的三页加急通报,与其说是 “警示”,不如说是 “认怂”。
他们喊着 “周边有事”,却忘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家事,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他们忙着抱美军的大腿,却没发现同盟根本靠不住;他们砸钱搞军备,却没看清自己的短板在哪。
三天两度被 “点名”,本质上是日本自己慌了 ,“鞍山号” 的编队早就驶离了大隅海峡,朝着远海继续挺进,那些曾经被当成 “壁垒” 的海峡,如今全成了和平航行的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