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答案是,几乎没可能,哪怕是鹰击-21真的击中了美国航母,想一发就把它击沉,那也是做不到的…… 美军航母从来不是孤身出海,它身边跟着一群“保镖”,铺出三层防护网,把危险挡在几百公里外。最外层的主动防御圈,防线直接拉到了距离航母200到400公里以外,想摸近了再动手根本没机会。 这种预警机一次能滞空4到6小时,还能通过空中加油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逻,相当于在航母头顶架起了永不闭眼的监控,导弹的发射轨迹刚出现,航母战斗群里的指挥官说不定已经拿到目标参数了。 更关键的是,E-2D还连着美军苦修三十年的协同作战系统(CEC),这套系统能把预警机、驱逐舰、舰载机的传感器连成一张网,数据传递延迟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就像把所有装备的“眼睛”和“大脑”拧成了一股绳。 E-2D发现目标后,不用等指令层层传递,几秒钟内就能把数据同步给航母周边的护航舰艇和舰载机,根本不用等导弹靠近,拦截力量就已经在路上了。 外层防线可不只有预警机,还有F-35C舰载机构成的“空中屏障”,这种战机的作战半径能到600海里,差不多1100公里,比最外层防御圈还远出一大截,它们带着空空导弹在预警机外围巡逻,相当于在导弹发射点和航母之间加了道“过滤网”,不少导弹可能还没飞出自己家海岸线,就被这些舰载机拦下来了。 就算导弹侥幸突破了外层防线,还有中层防御圈等着它,航母身边围着的三四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可不是摆设,每艘都装着SPY-1D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能到400多公里,还能同时跟踪上百个目标。 更狠的是它们携带的标准-6导弹,射程能到370公里,正好覆盖外层防线到航母之间的空隙,而且这种导弹在试验中还能在最大射程处拦截巡航导弹,哪怕飞到动力耗尽都还有杀伤力。 伯克级驱逐舰上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能每秒发射1枚导弹,一艘舰就有96个发射单元,三四艘一起开火,简直是在航母周围撑起了密集的“弹雨墙”。 要是碰上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防御火力更猛,它能同时引导16枚导弹拦截16个目标,比伯克级还多4个火力通道,想从这个层次穿过去,难度不亚于闯雷阵。 就算真有漏网之鱼冲到了航母跟前,还有最后一道内层防线兜底,距离航母45公里内,有海拉姆导弹和密集阵近防系统组成的“贴身保镖”,海拉姆能打10多公里远,专门对付突破中层的导弹,而密集阵系统每分钟能射出4500发炮弹,在航母周围形成一道金属弹幕,连几百米内的掠海目标都能拦住。 这三层防线层层递进,就像给航母套了三层铠甲,导弹想钻空子比登天还难,更让人头疼的是美军的电子战手段,航母战斗群里通常配着一个中队的EA-18G电子战机,这种飞机能在160公里外就干扰导弹的雷达制导系统,还能追踪雷达的跳频信号,不管对方的频率怎么变,它都能精准“锁死”并实施干扰。 就算抛开防护网不谈,美军航母本身的抗揍能力也超乎想象。2005年美军拿退役的8.4万吨级“美国”号航母做试验,用鱼雷、航弹、反舰导弹等各种武器狂轰滥炸了25天,这艘航母愣是没沉,最后还是美军在它要害部位引爆4吨高爆炸药,才把它送进海底。 要知道这还是艘没动力、没武备的“空壳子”,要是实战中的航母,满载弹药和燃油,舰体里还有几百个水密舱,就算被导弹炸出几个洞,关上水密门就能继续作战,想靠一两枚导弹击沉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像尼米兹级航母,舰体装甲最厚的地方有330毫米,关键部位还加了凯夫拉复合装甲,普通导弹打上去顶多留个坑,根本伤不到核心的动力舱和弹药库。 有人说鹰击-21是“航母杀手”,可就算它真的突破了所有防线,也很难一发致命,美军航母的飞行甲板是用特种钢材做的,能承受几十吨战机的起降冲击,就算被导弹砸中,只要没伤到弹射器、阻拦索这些关键设备,舰载机照样能起飞作战。 而且航母的动力系统通常有两套,互为备份,就算一套被损毁,另一套还能维持基本航行,想让它彻底失去战斗力都得费老大劲,更别说击沉了。 再说了,美军航母战斗群还有水下防护,攻击型核潜艇会在航母前方100多公里处巡逻,不光能反潜,还能提前探测水下发射的导弹,相当于给航母加了道“水下预警线”。 这些核潜艇静音性能极强,很难被发现,导弹从水下发射刚出水面,可能就被它们的声呐盯上了,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别说击沉航母了,就算想让导弹摸到航母的边都得靠运气。 美军花了几十年打造这套防御体系,从预警、拦截到电子干扰,再到航母自身的抗揍能力,每一环都经过了实战化检验,可不是靠一两款导弹就能轻易破解的。 那些觉得导弹能轻松干掉航母的说法,多半是没搞懂现代海战的体系对抗,真到了战场上,航母可不是孤零零的靶子,而是一个集预警、拦截、干扰、抗揍于一体的移动堡垒,想啃下这块硬骨头,难度实在太大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