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结束之后,周总理正准备离开,却发现台下竟然还站着一个人,便询问是怎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7-28 09:05:36

1955年授衔结束之后,周总理正准备离开,却发现台下竟然还站着一个人,便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人却表现的有点委屈,还说道:“为什么没有听到叫我的名字啊?”

黄火星,1909年出生在江西乐安一个贫苦人家,童年过得相当坎坷。七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养不起他,把他卖给景德镇的瓷器工人当养子。小小年纪,黄火星就在瓷厂干活,搬黏土、烧窑炉,手上满是泥巴,汗水滴在滚烫的地面上。养父对他挺好,送他去读了几年书,可没多久养父也病逝了。黄火星卖光家当才把养父安葬好,日子又陷入困境。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苦出身的孩子,后来会成为开国中将? 1929年,景德镇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黄火星加入了“聚英社”,跟着工友们搞罢工,喊口号,第一次接触到革命的火种。1930年,他投身红军,改名黄火星,次年入了党。从此,他把命交给了革命。红军里,他干过宣传,当过政委,外号“猛子政委”,因为打仗勇猛,脑子还灵活。长征时,他被留下在闽西南打游击,带着队伍在山沟里转战三年,吃野菜、睡草地,硬是没让敌人占到便宜。 抗战爆发后,黄火星编入新四军,负责思想工作,提拔干部,帮部队扩充力量。

1940年,他在华东战场带一个团,顶住日军3000人的进攻。阵地被炸得满目疮痍,他指挥部队死守,愣是打退了敌人,歼灭几百人。解放战争中,他在莱芜战役中立了大功,夜里带队埋伏,配合主力歼灭了国民党73军。1949年厦门解放后,当地潜伏的特务搞破坏,闹得人心惶惶。黄火星奉命清剿,带着人挨家挨户查,挖出不少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很快稳住了局势。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举行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这一天,礼堂里军旗飘扬,将帅们身着新军服,胸前勋章闪闪发光。从元帅到中将,一个个名字被宣读,掌声此起彼伏。授衔本来按十人一组进行,但中将人数太多,175位,一个多小时才授了小半。周恩来总理当机立断,把分组改成十五人一组,后来又加到二十人一组,硬是加快了进度。几个小时后,授衔终于接近尾声,礼堂里的人渐渐散去。

就在周总理准备离开时,意外发生了。台下还站着一个人,军服笔挺,站得像棵松树。这人就是黄火星。他没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站在那儿,脸上带着点不甘。工作人员翻了翻名册,愣住了——名单上明明有黄火星,排在第六十三位,但宣读时却念成了“黄火青”。原来,那年头普通话没普及,工作人员操着南方口音,把“黄火星”听成了“黄火青”。而黄火青是另一位老革命,当时转到天津地方工作,没参加授衔。黄火星听到“黄火青”,以为自己被漏了,就一直等着。 周恩来当场拍板,为黄火星单独补授中将军衔。礼乐队重新吹响军号,工作人员赶紧准备好命令状和勋章。周总理亲手把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交到黄火星手上。礼堂里掌声雷动,黄火星成了1955年唯一单独授衔的将领。这件事虽是小插曲,却让人看到周总理的细心和对革命同志的关怀,也让黄火星的荣光更添一抹传奇色彩。

事后查明,误读是因为登记名册时出了岔子。工作人员把黄火星的名字错录成“黄火青”,宣读时没纠正。周恩来叮嘱要加强管理,杜绝类似错误。黄火星没多说什么,授衔后继续埋头工作。1955年后,他调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担任副检察长,同时兼任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每天忙着审案子、批文件,风风火火。1966年,他被派到河北荣城搞农村工作,顶着大太阳跑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忙得不亦乐乎。 1970年,黄火星查出重病,住进北京医院。他躺在病床上,还坚持看文件,字写得工工整整。医护人员尽全力治疗,可病情恶化得快。1971年4月27日,黄火星去世,享年62岁。周恩来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是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黄火星的一生,从苦孩子到开国中将,靠的是对革命的信仰和实打实的战功。那场授衔的插曲,也成了他传奇人生的点睛一笔。

0 阅读:174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