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给钱学森递烟,钱学森刚要接,主席突然收回:自力更生。 1964

鉴史忆往呀 2025-07-26 14:16:49

1964年毛主席给钱学森递烟,钱学森刚要接,主席突然收回:自力更生。

1964年末的那个冬夜格外特殊,毛主席邀请科研功臣们到中南海聚餐。

刚刚爆炸成功的原子弹让现场充满喜悦,连平时不过生日的主席也破了例。

钱学森被特意安排坐在主席身边,这位火箭专家显得格外拘谨。

他不太适应公开场合的赞誉,尤其在主席当众表扬他不要稿费、私事不用公车时更有些紧张。

主席看出他的不自在,顺手从烟盒抽出一支烟递过去。

就在钱学森起身准备接时,那支烟却突然被收回了。

满场目光都带着疑惑,只听主席举着烟笑道:“还得自力更生啊,靠人家给的话,不给就没得抽啰!”

这句话像把钥匙,瞬间打开现场所有人的记忆。

四年前苏联专家撤走时,连张图纸都没留下,导弹研发差点陷入绝境。

当时钱学森冲进主席办公室说的那句“我们自己干”,如今在香烟的玩笑里得到回响。

他们确实自己干成了。

从1960年导弹首飞成功到原子弹炸响,正是自力更生这根脊梁撑起了中国科技。

宴会上的笑声背后,是科研人啃着窝头算数据的日夜,是戈壁滩上被风沙打红的眼睛。

钱学森后来常说那段岁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初次见主席是1956年早春,菊香书屋里握手时那句“工程控制论创始人”的称呼,让这位刚归国的科学家眼眶发热。

那时他就明白,在这片土地上,学问从来不只是纸上的公式。

最困难的时候考验着这种信任。

苏联专家撤离后有人灰心丧气,可当技术员们看到钱学森带着铺盖住进研究室时,大家又咬牙回到岗位上。

就像俗话说的“靠人不如靠己”,1960年底导弹升空那刻,控制室里所有人哭得像个孩子。

时间总能见证信念的力量。

2009年钱学森离世后,他的笔记本里还夹着张泛黄的纸条:“按主席教导办事”。

这些年不少科技工作者去他故居参观,总要在“自力更生”的题词前站很久。

2021年央视纪录片播出钱学森影像档案时,当年参与“两弹”的老技术员于景元对着镜头说:“现在看火箭发射都习惯啦,可当年每次点火前,钱老总要摸摸口袋里的烟——其实他根本不抽烟的。”

2023年嫦娥五号团队把月壤放在钱学森雕像前。

电视直播里那句“老一辈科学家打下地基,我们才能盖高楼”的解说,让很多观众想起那个递烟收烟的冬夜。

有些故事看似琐碎,却早已刻进国家的基因。#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