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名50多岁的日本女子,领着5个孩子,去郭沫若家敲门。郭沫若妻子于立

鉴史忆往呀 2025-07-23 15:09:05

1948年,1名50多岁的日本女子,领着5个孩子,去郭沫若家敲门。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一脸惊讶地问:“你找谁?”那个女人生硬地回答:“郭沫若。”屋里的郭沫若,听见声音快步走出来,竟呆呆地愣在原地。

那年深秋,薄扶林道的一栋小楼里,于立群正忙着给孩子们准备下午茶。

她是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一个年轻漂亮的演员,比郭沫若小了整整24岁,他们结婚十年,已经有了六个孩子,日子过得安稳平静。

那天下午,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于立群打开门,眼前站着一个瘦削的日本女人,身后跟着五个年轻人,最大的已经二十出头,最小的也有十几岁。

女人用生硬的中文吐出三个字:“郭沫若。”她的眼神里藏着太多东西,期待、忐忑、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绝望。

屋里的郭沫若听到这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手里的茶杯惊的掉在地上,他快步走到门口,看到佐藤富子和五个孩子站在那里,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佐藤富子,他的日本妻子,那个在东京圣路加医院一见钟情的护士,那个为他放弃家族、改名郭安娜的女人,那个在他最落魄时不离不弃的伴侣。

十一年了,自从1937年那个清晨他不辞而别,他们再没见过面,战争、政治、新家庭,像一堵高墙横亘在两人之间。

现在,她就站在他面前,带着他们的五个孩子,穿越战火和国界,只为见他一面。

佐藤富子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她看着眼前这个两鬓斑白的男人,恍惚间又看到当年那个在病房里为她写诗的年轻人。

1916年的夏天,他们在东京相遇,他称她为“圣母玛利亚”,她为他放弃了优渥的家境和家族的认可。

他们一起熬过最艰难的日子,住过漏雨的仓库,吃过烤红薯当午餐,她为他洗衣做饭、养育孩子,甚至在他被通缉时冒险救他。

1937年抗战爆发,他留下一张纸条就消失了,她却被日本当局以“间谍”罪名多次逮捕,靠糊火柴盒、打零工养活五个孩子。

战后,她听说他在香港,立刻带着孩子们踏上寻夫之路,她想过无数种重逢的场景,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他有了新家,妻子以及属于他们的孩子。

于立群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她从未听丈夫提起过这段往事,郭沫若的沉默让空气变得沉重,孩子们不安地交换着眼神。

佐藤富子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们……只是想看看你。”她没有质问,没有哭闹,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仿佛这十一年来的苦难都不值一提。

郭沫若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他想起那些年她为他付出的一切,想起自己离开时连一句告别都没有,想起她在战火中独自拉扯五个孩子的艰辛。

愧疚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但他能说什么?战争让他别无选择,可伤害已经造成,再多的解释都显得苍白。

这场重逢最终以尴尬收场,周恩来得知此事后,安排佐藤富子和孩子们留在中国,给了他们住所和生活费。

后来,佐藤富子改名郭安娜,带着孩子们在大连定居,孩子们都取了中文名,慢慢融入了新生活,她再也没有打扰郭沫若的家庭,只是默默承受着一切。

1975年,郭沫若病重住院,85岁的郭安娜去看他,两人相对无言,她后来对女儿说:“他不愿意谈过去。”

三年后郭沫若去世,于立群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丈夫与姐姐于立忱的通信,原来这段感情背后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纠葛。

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始于浪漫,终于遗憾,佐藤富子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而郭沫若的才华与成就背后,是三个女人被牺牲的幸福。

历史总是复杂的,人性更是如此,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对错评判这段往事,但至少应该记住,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个日本女人,为了爱情付出了一切,却最终独自咽下所有苦楚。

0 阅读:181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42

用户18xxx42

2
2025-07-24 17:27

事实证明呀,女人生的孩子都是女人养大的

神就是爱 回复 07-24 18:28
她太辛苦啦!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