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18年,明朝贡生于成龙被授官为县令,他从山西一路乞讨走了近2千公里才到达广西

鉴史忆往呀 2025-07-23 15:10:03

顺治18年,明朝贡生于成龙被授官为县令,他从山西一路乞讨走了近2千公里才到达广西罗城县,共花了3个半月。

那年春天,山西永宁州的桃花刚冒出骨朵,44岁的于成龙已经收拾好简陋的行囊。

身为前明副榜贡生的他,在改朝换代后默默教了十几年书,突然被一纸调令砸中,广西罗城知县,一个连地图上都难找的边荒之地。

亲友们围着劝他别犯傻,那地方“蛮烟瘴雨,财瘦民刁”,两任县令一死一逃,连棺材钱都未必挣得回来。

可倔脾气的他只给长子廷翼撂下一句:“我做官在外不管你,你治家在里莫想我。”

可这官当的实在不易,还未出发就遇到问题,家里连盘缠都凑不齐,只能狠心典当祖田换了百两银子,五个年轻仆人跟着他上路,驴蹄声在黄土高原上荡出孤零零的回响。

三个半月的跋涉像场噩梦,从稷山县的旱地到冷水滩的毒虫,再到桂林府的山洪冲毁官道。

仆人们病的病逃的逃,最后只剩他一个人背着干粮袋,在柳州融县的界山上手脚并用爬过泥石堆。

县志里记着他到任那天的狼狈相:补丁摞补丁的旧棉袍被荆棘扯成布条,草鞋早就磨穿底,脚板上结着黑紫的血痂。

六户人家蜷在茅草棚里,县衙是三间漏雨的破屋,大堂地上积着寸厚的鸟粪。

他把铺盖卷往关帝庙的周仓像后头一扔,夜里举着火把巡城,野狼绿莹莹的眼睛在城墙缺口处晃悠。

他给友人写信说:“夜枕刀卧,床头树二枪以自防。”可天亮后,他拎着锄头下了田,裤腿卷到膝盖,和仫佬族老乡一起插秧。

百姓起初躲着这个外乡官,直到看见他蹲在田埂上啃野菜饼,饼里掺的观音土硌碎了半颗牙。

可他又怎能想到,盗匪才是真正的“土皇帝”,柳城西乡的贼寇隔三差五来抢粮抢人,见状他索性玩了一手狠的,把全县青壮编成保甲联防队,自己提着大刀冲在第一个。

土匪头子趴在墙头看见县太爷浑身是血还往前冲,吓得当场跪地求饶。

但更绝的是他治盗的法子,把归顺的盗匪头子汤卷收编成捕快,酒桌上套出本盗贼名册,按着名单一个个收拾。

三年过去,罗城居然有了学堂和养济院,集市上能买到汉人的陶罐和苗家的银饰。

两广总督金光祖来视察时,差点没认出来这是当年那个鬼地方,百姓追着于成龙的驴车哭喊“公今去,我侪无天矣”,硬往他包袱里塞煮鸡蛋,可他连升任合州知州的盘缠都凑不齐。

后来他官越做越大,从黄州同知干到两江总督,萝卜腌鸭配糙米饭的伙食标准却雷打不动。

南京富商想拍马屁,扛着绫罗绸缎往总督府送,进门撞见于成龙正蹲在台阶上啃豆腐,粗布衣领子还打着补丁。

康熙二十三年春,68岁的于成龙在总督府咳出血,木箱里除了官服只有半串铜钱,南京城的贩夫走僧自发戴孝。

送灵柩回山西那日,长江两岸跪着黑压压的人群,有苗人吹芦笙,有江南老汉往江里洒黄酒。

康熙咬着牙在碑文里写“六计弊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这六个“廉”字像记耳光,抽在那些说“清官活不长”的人脸上。

三百年后,罗城的于公古道被荒草淹没大半,只剩地梁村石桥上“于公旧治”的刻字还在。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