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元帅曾深刻指出:“如果当时否定了毛主席,那我们党还能站得住吗?我们国家的社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7-24 21:06:51

叶剑英元帅曾深刻指出:“如果当时否定了毛主席,那我们党还能站得住吗?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还能站得住吗?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会天下大乱。”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毛主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实践意志,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比较适合中国情况的工业化道路,取得了旧中国望尘莫及的伟大成就。 到 1978 年,中国已经形成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建筑、金融、旅游贸易和综合技术服务等七大行业,国民经济体系初具规模,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经济增长数据来看,1952 年至 1980 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8.2%,其中农业年均增长 3.4%,工业年均增长 11.1%。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不仅高于同时期的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即便与当时经济发展迅速的日本、德国、苏联等国相比也毫不逊色。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毛主席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探索与实践,从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奠定工业基础,到兼顾农业与轻工业的协调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 在世界近现代史的长河中,毛主席宛如一座巍峨耸立、光芒万丈的丰碑,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杰出人物。他的形象,在人们的眼中鲜活而生动:那高大魁伟的身躯,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担当,每一步都迈得豪迈稳健,仿佛在丈量着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如同春风化雨,能在不经意间化解紧张与矛盾,带来欢声笑语;热情爽朗的笑声,更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给予人们希望与力量。他的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气质魅力,这种魅力,不仅仅源于外在的形象,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智慧、勇气与对人民的深情。 在人们的心中,毛主席是一位多面且伟大的存在。他是一位领袖,引领着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走向光明的未来;他是一位政治家,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制定战略方向;他是一位军事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指挥若定,带领人民军队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他又是一位学者,对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还是一位诗人,用激昂的文字抒发着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他那独具魅力、多姿多彩的伟人气质,铸就了他崇高伟大、辉煌卓著的一生。 毛主席是伟人,却又是人民的儿子;他是领袖,但又永远置身于人民之中。这种独特的身份定位,使得他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系于人民的一生。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里,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这种对人民的深情,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田。 1950年,淮河发大水,那是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灾难。当毛主席看到电报上写着,许多灾民衣食无着,只能爬到树上躲避洪水,却因失足落水或被毒蛇咬伤而亡时,他的内心被深深刺痛,不禁潸然泪下。他顿足道:“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为人民服务!”这一声怒吼,饱含着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作为共产党人的强烈责任感。 从此,淮河两岸响起了毛主席的誓言:“一定要把淮河治好!”这句誓言,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建国后二十多年的建设实践中,他热爱群众之心经久不衰,关心群众之言连绵不断。他的足迹遍布长江中游、黄河之滨、淮河地区、沿海一带以及韶山故乡,每到一处,他都与人民群众亲切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的笑影,也留在了这些地方,成为了人民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回忆。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这是他对全党和全国干部的要求,也是他的处事箴言。直到1976年逝世前,他在病榻上仍然几乎一字不差地再次重复了44年前他就说过的一段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是幼稚可笑的”,并另外加了三个字:“包括我”。这种对人民的谦逊态度和对自我的深刻反思,更加凸显了他作为领袖的高尚品格。 回想大革命失败后,当时的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地。毛主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审时度势,独辟蹊径,将革命中心由城市转向了农村,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一决策,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城市革命的失败,让许多人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但毛主席却敏锐地看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和农民的巨大力量。 他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道路的开辟,不仅走出了危机,还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让中国革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0 阅读:263

猜你喜欢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