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廖承志结束长征,到达陕北,拍了一张军装照片,寄给母亲,给母亲何香凝报

趣叭叭 2025-07-23 11:45:29

1936年,廖承志结束长征,到达陕北,拍了一张军装照片,寄给母亲,给母亲何香凝报平安,眼神坚毅,坚定信念,坚守信仰,留影,永恒的回忆!   陕北的窑洞前,廖承志整理着那件磨得发白的军装,当摄影师举起相机时,他没有露出笑容,那一刻,他想到远在香港的母亲何香凝看到这张照片时可能会哭,便刻意绷紧了嘴角,却掩饰不住眼里闪烁的光芒。   这张照片最终被小心地放进信封,还夹着一片鲜红的枫叶,在枫叶背面,他写下简单的八个字:"妈,这里的天很蓝,我很好,"这短短的一句话,他写了三次才满意,那些藏在心底的艰难——长征路上的苦难、草地里的饥饿、雪山上的严寒,都被他藏在了这平淡的问候里。   何香凝收到照片时正在给抗日伤兵缝制棉衣,她的手在拆信时微微发抖,针尖不小心刺破了手指,却浑然不觉,照片上的儿子,脸庞瘦削了许多,却挺直着脊背,目光坚定如星,她把照片郑重地贴在梳妆台的镜子上,每天梳头时都要看上好几眼。   这张照片承载的故事要从十五年前说起,那年廖仲恺遇刺,年仅十五岁的廖承志看着母亲把抚恤金全部捐给黄埔军校,就在心里埋下了接续父志的种子,十八岁时,他偷渡到日本参加左翼运动,虽然被搜走了《共产党宣言》,却靠着记忆把关键段落默写在烟盒纸上。   二十岁那年,他在上海组织工人运动时被捕入狱,何香凝冒着危险去探监,给他送去一双特制的布鞋,鞋底暗藏着"坚持"二字,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他每天都要绕着牢门练习折返跑,说是要保持体力继续革命。   长征路上的艰辛更是难以言表,过草地时,他背着生病的战友,嚼着涩苦的草根充饥,还笑着说比监狱的馊饭好吃,夜宿时,他总会摸出贴身藏着的那半张全家福,照片上母亲的鬓角已经泛白,直到1936年10月,当他终于踏上陕北的土地,那口气才算真正松了下来。   这张军装照看似普通,实则暗含着无数险境与考验,它记录了一个革命者的成长,也见证了一位母亲的坚韧,何香凝在香港得知儿子被捕时,当众砸碎了蒋介石送来的花瓶,扬言"我儿死了也是条好汉",这份刚烈的背后,是多少个无眠的夜晚。   照片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成了母子连心的纽带,何香凝带着它辗转各地,即便边角磨损了也细心修补,而在陕北窑洞里,廖承志也留下了一张复制品,后来被他的女儿带到了青海,在荒原上传递着一种精神力量。   这张照片的意义远超出了一张普通的军装照,它是革命年代的见证,是母子情深的印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廖承志的眼神里闪烁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母亲的心,也照亮了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何香凝将这张照片视若珍宝,常常凝视着照片上儿子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有着和他父亲廖仲恺一样的坚毅,有着为理想献身的决心,更有着对母亲深深的牵挂,这份牵挂穿越千山万水,跨越战火纷飞,最终在陕北的蓝天下化作一片红枫叶,落入母亲期盼已久的手心。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