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北京知青抛弃3岁儿子,只为回到城里,43年后到医院检查,却发现医生就

趣叭叭 2025-07-23 11:37:57

1980年,北京知青抛弃3岁儿子,只为回到城里,43年后到医院检查,却发现医生就是自己的儿子。

1980年那会儿,咱们国家还处在知青上山下乡的尾巴上,北京姑娘青霞就是其中一个。

青霞老家在北京,书香门第长大,从小泡在书堆里,谁知道1977年家里出事,她只能跟着爸妈和哥哥一块儿去了东北乡下。

一下子从高知家庭的娇小姐变成挑大粪的乡下人,她整个人都懵了。

东北那片黄土堆满粪坑,夏天一闻那味儿她就犯晕,有一次干活崴了脚,粪水溅了一身,她坐地上哇哇大哭,人生跌到谷底的感觉,谁能体会啊?

就在青霞抹眼泪的当口,村长的儿子陈杜涛路过看见她。

陈杜涛这小伙儿身强体壮,之前干活就常帮青霞一把,这回二话不说,挑起扁担把活儿全包了。

从那天起,陈杜涛就时不时照顾她,青霞心里暖乎乎的,渐渐两人好上了。

青霞心里也嘀咕:这日子过得苦,但有个贴心人,好像还行吧?两年后,陈家打算给儿子相亲,青霞一听急了,第二天一早陈杜涛站她家门口,那小子直接表白:“小霞,我喜欢你,咱俩在一起吧,你愿意不?”

青霞忍不住笑了,点头答应,没多久两人就结了婚,过起了平淡淡的日子。

1980年初,他们还生了个儿子陈宇辉,小家伙一蹦一跳,家虽然不富裕,但那会儿真叫个和美团圆。

可青霞心里藏着一个结:回北京上学。她脑子里总在想那高楼大院的书香气,那才是她梦想的地方。

1980年中,陈宇辉三岁那年,机会来了。青霞在北京的父母写了信催她回去考大学。

青霞一下子纠结死,是守着这家人过日子,还是追那遥不可及的梦?她整夜睡不着觉,陈杜涛看在眼里心疼,居然主动开口:“你去吧,别把孩子这事绊住你。”

他毅然决然跟青霞办了离婚,青霞就这样抛下三岁的儿子,头也不回奔北京去了。

这选择换来了她的大学梦,她考进名校,之后又结了婚生了孩子,可谁知道,这半辈子她心里一直空荡荡的。

离开东北的日子里,青霞嘴上不说,可晚上一闭眼,儿子那张小脸就冒出来。

她无数次想回村看看,但一想起自己弃儿的事,就觉得没脸见人。

这一晃就是43年,到了2013年中秋前,72岁的青霞病歪歪地倒在床上,女儿女婿赶紧送她去北京一家医院。

一进门,主治医师推门进来,青霞一下子怔住了:这医生的眉眼咋那么熟?像谁呢?越看越像当年的陈杜涛!

青霞强压心跳,等医生检查的时候,她猛一把拉住医生的手脱口问:“孩子,你爸爸是不是叫陈杜涛,你在陕北田家湾出生的?”那医生愣住了点点头:“这您咋知道的?”

青霞眼泪哗啦啦流,直接抱住他喊:“我是当年扔下你的妈妈呀!”这话一出,全场人都呆了。

医生正是陈宇辉,他缓过神儿来,一把扶起青霞:“妈,真是您?我盼了几十年啊!”

母子俩抱头痛哭,陈宇辉没半点儿怨气只说:“妈,您别自责,咱团圆了就好。”之后陈宇辉带青霞回村,见了当年那心善的陈杜涛。

两个老人泪流满面,时间溜了,但人心还是热的。青霞这半辈子活在愧疚里,晚年的团聚终算填平了那道疤。

回头看这故事,核心就一点:亲情永远在血脉里埋着,再苦再悔也压不灭。

1980年代知青返城潮里,多少人做出类似抉择,有些为理想放弃家庭,等老了却追不回来。

青霞运气好,捡回这团圆。咱老百姓过日子,家庭永远是根。

历史车轮下个人很渺小,可人生啊,不就为了那些暖心的团圆么?这结局像老天给的补偿,提醒咱们:别等时间溜了才去后悔,抓住眼前的牵挂最重要。

0 阅读:64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