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场,老张蹲在田埂上抽着旱烟,眼前400亩玉米地长势喜人,而隔壁撂荒的大豆田里杂草已没过膝盖。这个曾经的大豆种植能手,如今账本上清晰记着残酷现实:去年改种玉米后,每亩净收入直接从300元跳涨到800元。这不是个案,整个东北农村都在上演同样的剧情——中国大豆正在被农民用计算器淘汰。

翻开中美大豆的成本账本,触目惊心的数字差距跃然纸上。美国农场主约翰的机械化种植账单显示,每亩总成本仅500元:30元转基因种子、80元化肥农药、120元机械作业费,剩下的是土地租金。而在中国黑龙江,老张的种植成本高达650元:150元传统种子、200元化肥农药、180元人工除草收割,还要算上120元土地流转费。更扎心的是,美国大豆亩产450斤起步,中国大豆却常年徘徊在300斤上下。

经济效益的碾压让农民用脚投票。在吉林榆树,农户王建军给记者算了笔细账:同样一垧黑土地,种玉米亩产1600斤,每斤卖1.1元,扣除成本净赚1.2万元;改种大豆后亩产骤降至350斤,就算每斤卖2.8元,净利也只有5000元。这7000元的收益鸿沟,让大豆在东北农业版图上节节败退。

国产大豆最后的倔强,藏在黑龙江九三粮油集团的仓库里。这里的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能卖到每吨5200元,比进口转基因大豆贵30%,但年产量仅够满足国内10%的豆制品需求。而占进口量90%的转基因大豆,榨完油后的豆粕喂养着中国过半的生猪和家禽。这种“刚需缺口”,让中国在2023年不得不掏出3000亿元进口1亿吨大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