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以军炮轰联合国维和部队,暴露3重危险信号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蓝色头盔本是冲突地带的“安全符号”,却成了以色列军方的袭击目标。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日前,以军无人机在黎巴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蓝色头盔本是冲突地带的“安全符号”,却成了以色列军方的袭击目标。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日前,以军无人机在黎巴嫩南部基拉村向联黎部队巡逻区域投掷榴弹,随后坦克开火射击,执行任务的法籍维和人员险些丧命。

这起“不宣而战”的袭击并非孤例,仅是本月以军第三次针对联黎部队的恶意行动,其背后藏着的霸权逻辑与危险企图,远比事件本身更令人警惕。

以军的袭击绝非“误判”,而是对国际法的公然挑衅。根据联黎部队声明,事发前以军无人机已“挑衅式飞越”巡逻队,维和人员出于自卫才将其击落。但以军发言人却倒打一耙,声称无人机“仅执行情报收集任务”,投掷榴弹是针对坠落区域,否认“向维和部队开火”。

这种说辞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联黎部队车辆与人员均带有清晰联合国标识,以军作为长期在该区域活动的武装力量,不可能辨认不清。

更讽刺的是,就在上月,以军坦克曾冲破联黎部队基地大门,炮击产生的疑似白磷烟雾导致15名维和人员受伤,当时同样以“掩护撤离”为由狡辩。反复袭击带着中立标识的维和部队,实质是对联合国维和机制的蓄意破坏。

袭击背后,是以色列对黎以停火协议的彻底背弃。去年11月生效的停火协议明确要求,以军需在二零二五年1月前撤出黎南部领土。但以方先后两次延长撤军期限,最终以“保护北部居民”为由宣布“无限期驻扎”,公然撕毁协议条款。

联黎部队作为协议执行的监督者,其存在本身就成了以军非法驻军的“绊脚石”。从激光照射、鸣枪警告到直接炮击,以军的挑衅逐步升级,本质是想通过恐吓维和人员,削弱其监督能力,为长期侵占黎领土扫清障碍。法国外交部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类袭击“并非首次发生”,暴露了以军对地区和平的漠视。

更危险的是,这种行为正在撕裂国际维和体系的根基。联黎部队现有1万多名军警,来自意大利、爱尔兰、印尼等数十个国家,其安全保障是维和行动存续的前提。

以军持续袭击已引发多国强烈反弹:法国召见以色列大使抗议,意大利总理怒斥袭击“不可接受”,爱尔兰总理呼吁立即停止敌意行为。即便长期偏袒以色列的美国,也不得不表态要求以军“保证维和人员安全”。若维和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各国将不愿再派遣部队参与任务,本就脆弱的地区冲突调解机制将彻底崩塌。

从加沙地带蓄意袭击医疗机构,到黎巴嫩南部炮轰维和部队,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早已突破国际法底线。联合国的强烈抗议、国际社会的集体谴责,都未能遏制其霸权行径。此次袭击再次警示:没有对规则的敬畏,就没有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