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俄军突然动真格了! 11月25日俄军突然发起突袭,官方直接通报是回应乌方袭击俄境内民用设施,这次出手火力拉满,不光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陆、海、空远程武器全上阵,专打乌军工设施、能源基地和无人机储存点,任务直接顺利收尾。 熟悉俄乌冲突的朋友都清楚,俄军这波突袭根本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被乌方的持续挑衅逼到了墙角。 近期乌方频繁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俄境内民用目标,从边境城市的居民区到后勤补给枢纽,多次造成平民伤亡和设施损毁。 俄方此前多次警告无果,这次终于不再克制,一出手就拿出了压箱底的火力配置,显然是要给乌方一个“一次性到位”的教训。 “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登场,本身就释放了极强的信号。这款能以10倍音速突防的“大杀器”,此前在冲突中使用次数有限,如今直接投入实战,就是冲着乌方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去的。 要知道,乌方的军工设施大多藏在纵深区域,还配有多层防空系统,可在“匕首”面前,这些防御几乎形同虚设——精准命中的画面曝光后,不少军事专家都直言,这是俄军在展示“防不住、打不透”的绝对威慑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军这次的打击逻辑,不搞无差别轰炸,专挑军工设施、能源基地和无人机储存点下手。 这打法简直是“釜底抽薪”:军工设施是乌军武器装备的“生产车间”,能源基地关系到前线补给和后方运转,无人机储存点则是乌方频繁袭俄的“弹药库”。 把这三个关键点打瘫痪,相当于直接切断了乌军的“造血功能”,让其后续的反攻和袭扰失去支撑。 俄军这次行动的高效,也能看出其战术调整的成效。 此前冲突中,俄军偶尔会出现目标分散、打击不精准的问题,而这次陆基巡航导弹从本土发射、海基导弹从黑海舰队舰艇升空、空基导弹由战略轰炸机投射,多维度协同打击,短短数小时就完成任务撤离,足见其情报侦察、目标锁定和火力协同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 这波突袭背后,还有一层深层含义:俄方在警告西方不要无休止拱火。 近期美西方持续向乌方输送先进武器,还计划加大军事援助力度,俄军这次用“火力秀肌肉”,就是要告诉西方:一味加码只会让冲突升级,最终付出代价的还是俄乌双方民众。 冲突打了这么久,没有赢家,只有无尽的伤亡和破坏。 俄军这次动真格,或许能暂时压制乌方的挑衅,但要想真正结束冲突,终究还要回到谈判桌前。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你觉得这波突袭会改变俄乌冲突的局势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