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山川阻隔到川甘青枢纽 千年古城迈入发展快车道

□江粮生(图片除署名外由松潘县委宣传部提供)数说

松潘“十四五”

2021年至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2024年达到38.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2020年的1.32倍。市场主体突破7700户,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重大突破

2023年,成功实现外贸零的突破,推动松潘当归、黄柏等道地中药材走出国门,开启了“三驾马车”拉动松潘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国字号认证

被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国家红色草原。促进树莓、雪山梨等4个农产品成功申报为国家绿色食品,松潘瓦布贝母、藏红花椒成功申创国家级名特优新产品。雪之松地胡茶、松鸽杂糖被认定为国家级生态食品产品。农村直播电商经验被列为2023年全国优秀案例。

文旅深度融合

成功创建四川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上磨村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村。2021年至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289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2亿元,旅游品牌不断擦亮。

筑牢生态屏障

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率先在全省黄河流域创建国家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成为全省林长制创新试点。小河镇被评为全省“河长制”先进集体。

乡村振兴

小河镇和三舍驿村、索花村入选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122个村(社区)实现集体经济全覆盖,集体经济年收益5万元以上村达77个。

雪宝顶的晨光,曾为茶马古道的商队镀上银霜。今日这万道金辉,正照耀高铁站台上的四海宾朋,见证千年古道的新生。

岷江的涛声,曾伴随古城墙的烽火彻夜不息。此刻这清越浪音,正与民宿小院的笑语欢歌相融,吟唱高原新城的乐章。

“十四五”的5年,是阿坝州松潘县在川西北高原上书写华章的5年。栉风沐雨中,高原儿女砥砺奋进!从峰峦如障路难行到铁翼银龙通四方,从瑰宝深藏人未识到全域欢歌客自来,这座川甘青交界处的高原古城,以交通为笔破壁垒,从山川阻隔到川甘青枢纽;以生态为墨绘底色,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以文旅为韵兴产业,旅游年接待量屡创新高,擘画了一幅气壮山河的发展长卷。在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的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交通突围

天堑变通途枢纽立高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曾是松潘长久的写照。群山环抱中,交通闭塞制约着发展脚步。“十四五”期间,松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进一步织密“公铁空”立体交通网,让千年茶马古道焕发新生。

近年来,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黄胜关段陆续开通,黄胜关站、松潘站等4座车站相继投运,填补了松潘县无铁路的历史空白。这趟高原动车穿梭于岷山峡谷,将松潘与成都的时空距离压缩至一个半小时,游客“快进慢游”成为现实。

高铁的汽笛声里,藏着乡亲们的致富之道。安宏乡肖包村村民拉尕颇有感触,这个早年养藏香猪、当养蜂人的创业青年,刚开始开办民宿时只有4个房间。“以前路远,客人来得少,旺季也住不满。”拉尕说,高铁开通后,他立刻把亲戚的民房改造扩容,如今16个房间常常客满。采野山菌的季节里,他还带着游客上山采菌、做山珍宴,“客人到高铁站后,我们免费接送,广东、重庆的回头客特别多。”

游客柴琳丰一行就曾到肖包村体验采菌的乐趣:“早上在成都上班,傍晚就能在山里数星星,采完的菌子由老板直接加工,体验感很好。”

对外大通道持续拓宽,国道213线松潘县城过境段开放通车;川汶、郎川、川红3条高速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汇聚川主寺镇;九黄机场航线优化;县内路网不断加密,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70.6公里,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让曾经“望山跑死马”的村落如今抬脚就上水泥路。

数据也在见证跨越。松潘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9.4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38.86亿元。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5.8%。曾经困住发展脚步的山高路远,如今已成为托举松潘赶超跨越的坚实阶梯。

文旅转型

四季皆有景古韵亦新潮

松州古城南门楼前,藏羌姑娘的锅庄舞旋起七彩裙摆,游客的相机快门声与欢笑声交织。古城墙方砖的纹路里,映衬着盛唐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街巷间的民宿招牌上,透着新时代的鲜活气息,古今交融的画卷在此徐徐铺展。

“以前来松潘,就是看古城、逛寺庙,半天就够了。现在能住树屋、学藏香、体验农耕,玩上一个星期都不重样。”来自重庆的游客张莉在“光和云朵”民宿的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说。

这些鲜活场景正是松潘文旅转型的缩影。“十四五”期间,松潘打破“门票经济”的局限,推动文旅产业奔向全新赛道——从观光游到体验游休闲游、从景区游到全域游生活游、从团队游到自助游深度游、从大众游到分众游品质游,构建起“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彩、冬玩雪”的全季全域新格局。尤其是投入资金进行古城提升改造,让千年松州既守得住古韵,又接得住新潮。

雪宝顶山脚下的“光和云朵”民宿是文旅融合的代表。这个由村集体与企业合作打造的项目,自2020年运营以来,效益越来越好。去年年底村民不仅拿到了保底分红,还拿到了增收分红。“我们不做简单住宿,要让游客留下来体验悠然山水间的藏式生活。”该民宿常务经理曾田超说,高铁开通后,旅游旺季一房难求,二期树屋民宿运营后,村民的“幸福账单”还将再添一笔。

数据彰显活力。2024年,松潘接待游客92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旅游收入达93.79亿元,同比增长18.9%;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三分之二,近3.7万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

“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国家红色草原”“天府旅游名县”……5项国家级、6项省级荣誉加身,让“人间瑶池·古韵松潘”的文旅品牌响彻川渝、走向全国。文旅产业已然成为松潘富民兴县的支柱,同时也让高原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生态筑基

绿水伴青山金山又银山

松潘是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卫士”。“十四五”开局,松潘就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摆在突出位置。

地处大九寨旅游环线上的安备村,邻近九寨沟和黄龙景区,被誉为“岷江源头第一村”。安备村党支部书记郎尕对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有着独特的情感,“湿地公园就在我们村辖区内,保护好它是我们的责任。”郎尕介绍,近年来,村里建立起生态管护队,村民们还成立志愿队伍,定期对河岸、林间进行巡护,每年常态化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放大到全域,截至去年10月底,松潘县就累计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开展填沟还湿、植被恢复、边坡治理、沙化治理等项目,恢复湿地面积17.35亩、植被18.27亩,沙化治理2332.2亩。同时,在川主寺镇、毛儿盖镇、下八寨乡3个乡镇实施四川省省级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对全县9.33万亩湿地进行管护,与3个乡镇签订还湿和管护责任书,共签订湿地管护员162人,促进农牧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创新机制筑牢生态屏障。松潘首创“两长两员一队”“林长述职”机制,成为全省林长制创新试点。率先在全省黄河流域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小河镇获评全省“河长制”先进集体。

生态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十四五”期间,松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起来,更要富起来。

松潘县夏旭冬日天然沙棘食品有限公司的沙棘汁,就贴上了“成都大运会指定产品”标签。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沙棘长在生态保护区,每一瓶都带着‘阳光味’。”

不仅于此,剑科水电站基本建成,屋顶光伏试点成效显著,20万千瓦风电示范基地完成测风。特色农牧产品加速升级,树莓、雪山梨获评国家绿色食品,松潘瓦布贝母成为国家级名特优新产品。

如今的松潘,生态之美已成为最靓丽的底色,如涓涓细流,滋养着高质量发展的每一寸土地。

民生提质

人民得实惠民族大团结

民生的温度,藏在医院的病房里,藏在学校的读书声中。

“2021年我得了胆结石,要坐四五个小时车去汶川才能做手术。”川主寺镇牧民卓玛说,2023年9月她再次患病,在县里就做了微创手术,得益于松潘县中藏医院已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建成医联体。

松潘县人民医院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建立纵向合作医联体试点,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组派帮扶专家团队到松潘县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浙江省对口支援专家常驻松潘,因材施教指导开展2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松潘县的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改善,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松潘县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牛跃勋说,今年秋季学期起,成实外教育集团派驻9名骨干教师,在松潘中学初、高中各开设1个项目班,实行派驻教师与本地教师担任双班主任的管理制度,为松潘教育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近年来,松潘县已与省内5所学校紧密合作,推行“线下+线上”混合研修,持续探索游学、研学、互学、互研等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已建立“师带徒”40对、“团队带团队”11对、教学团队10个、名师工作室13个,教师整体素质也得到大幅提升。

以前,松潘的电商在全州排名靠后,从浙江省桐乡市引入电商模式、电商人才后,电商产业突飞猛进,带动大批青年返乡就业创业。返乡创业青年王永其在接受专业培训后开办了一家电商公司,“虽然成立只有两年多,团队只有4个人,但现在年销售额已增长到600万元左右。”

松潘县深入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十四五”以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3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人。同时,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7.57万人,其中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3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99亿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四五”期间,松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松潘已建成“1+17+122”石榴籽工作体系,毛儿盖镇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松潘县2023年被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雪宝顶巍巍,见证5年发展变迁;岷江水滔滔,奔涌未来无限希望。

“十四五”期间,松潘用实干在高原刻下功勋。新的征程上,这座千年古城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人间瑶池·古韵松潘”的光芒在川西北高原上愈发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