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被称为“普京大脑”的杜金警告中国,有一说一,话很难听,但却是大实话:中国若决定武

被称为“普京大脑”的杜金警告中国,有一说一,话很难听,但却是大实话:中国若决定武统,切勿重蹈普京在乌克兰冲突中的“两大错误”。 1962年生的杜金可不是一般嘴炮,早在1997年写的《地缘政治基础》就成了俄军方的“参考书”,连普京2021年谈俄乌民族统一的文章,都透着他的影子,这份看局势的眼光确实有两把刷子。 第一个坑:把对手的后援想得太简单。2022年2月俄乌冲突刚爆发时,俄军大概觉得西方抱团就是个笑话,援助撑死了慢半拍。结果呢?2022年3月美国就火速通过136亿美元对乌援助法案,无人机、反坦克导弹跟着就运到了前线;欧盟更狠,到2023年底光军事援助就砸了快700亿欧元。俄军原本计划的“闪电战”,硬生生被这些从天而降的援助拖成了拉锯战。 这事儿放到台湾问题上,咱们得更清醒。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可不是摆设,2024年刚通过的“对台军售案”里,精准弹药、防空系统都列得明明白白,日本更是喊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真到那时候,这些外部势力的反应速度只会比援乌更快。毕竟乌克兰离西方还有地理距离,而台湾周边,美日的军事部署早就铺好了。 除了把对手的后援想简单了,普京踩的第二个坑更要命:动手时太犹豫,给了对手喘气的机会。2022年冲突初期,俄军打着“特别军事行动”的旗号,愣是没对基辅的电力、通信这些关键设施下狠手,总想着“去军事化”后留着谈判余地。 可这一留手,乌军就有了喘息的功夫,西方援助一到位,立马组织起防御,战线从哈尔科夫拉到赫尔松,一打就是好几年。杜金说这是“战术仁慈酿成的战略灾难”,这话真没夸张。 咱们再看台湾,岛上的“台独”势力早就靠着美国支援建了不少防御工事,还有所谓的“后备役”体系。要是真动手时心慈手软,比如顾忌民用设施不敢下重手,或者没能第一时间切断台军的指挥链,给他们留出对接外部援助的时间,那原本能速战速决的事,很可能就拖成消耗战。 杜金能被叫做“普京大脑”,关键就在于他能从战场血教训里抠真东西。他那本《地缘政治基础》里早就写过,现代战争拼的就是“快准狠”和“算得远”,既不能低估对手的底牌,更不能给自己留后患。 放到台湾问题上,这道理其实更简单:咱们的目标是统一,不是打持久战,一旦决定动手,就得让外部势力来不及反应,让“台独”势力没机会反扑。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时,俄军之所以顺利,就是因为快到让西方没工夫插手;而乌克兰冲突的被动,恰恰是反过来的例子。 说起来,杜金的警告不是唱衰,而是提个醒。咱们和俄罗斯的情况不一样,中国的综合国力、军工体系比当年的俄更强,而且统一台湾是民心所向、法理所在,这是咱们的底气。但底气足不代表能大意,乌克兰战场上那些被拖入拉锯战的教训,每一条都值得记牢。 别低估外部势力的干预速度,别给分裂势力留任何余地,这不是狠,是对国家统一负责,对两岸同胞负责。毕竟统一大业容不得半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