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22日,俄罗斯称第51集团军控红军城以东22座建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22日,俄罗斯称第51集团军控红军城以东22座建筑,夺扎波罗热新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兹万诺夫卡;乌克兰称打击俄军集结区,在库皮扬斯克、利曼击退多次进攻,特种部队在罗斯托夫用无人机击落米-8直升机。战术动作暗藏战略叙事权争夺。 这战报看得人眼花缭乱,两边都在说自己赢了,可细琢磨就会发现,所谓的“胜利”更像是各自的宣传重点,真正的战场形势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俄罗斯说拿下了二十多座建筑、抢占了关键城镇,听着是实实在在的领土推进,毕竟红军城和扎波罗热都是乌东的战略要地,扎波罗热更是连接克里米亚和乌东的交通命脉,控制这里就能打通补给线,还能攥住欧洲最大的核电站。 乌克兰那边也没示弱,击退进攻、打击集结区、击落直升机,每一条都透着“防守反击”的底气。尤其是在罗斯托夫击落米-8直升机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米-8是俄军的主力机型,既能运兵又能提供火力支援,这次被乌军无人机在俄境内击落,不仅打破了传统防空模式,更说明乌克兰的打击范围早就超出了前线,已经能摸到俄罗斯的后勤枢纽。 但大家千万别被这些零散的战果迷惑,这场冲突打了快三年半,早就不是靠一两场小胜利就能定输赢的了。现在的局面更像是一场“消耗战+舆论战”的双重博弈,双方公布的战报,本质上都是在争夺战略叙事权——俄罗斯要让外界看到“稳步推进、掌控局势”,好巩固国内支持、争取谈判主动权;乌克兰则要证明“仍有反击能力、从未认输”,以此说服西方继续提供援助。 实际情况是,俄军虽然在领土上占了些便宜,却也付出了不小代价。15万俄军围着红军城打,兵力是乌军的8倍,可即便这样也没能按时拿下,还得把最后期限推迟到12月中旬。士兵疲惫不堪,逃兵数量暴增,光军事法庭就判了4万多名逃兵,甚至还有士兵直接叛逃,这些都是俄军难以回避的困境。 乌克兰的日子更不好过。兵员早就见底了,今年8月已经把征兵最低年龄降到25岁,18到22岁的年轻人能自由出境,等于变相放弃了一部分兵源。西方援助也没了当初的力度,欧洲国家国内反对声越来越大,美国更是直接抛出了28条和平计划,逼着乌克兰接受“不加入北约、从部分地区撤军”的条件,不接受就威胁切断军火和情报支持,这可是乌军的命根子。 所谓的“战略叙事权争夺”,背后其实是双方都输不起的现实。俄罗斯耗不起长期制裁和兵力消耗,需要靠战场推进来换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乌克兰扛不住领土被占和资源枯竭,必须靠反击战果来稳住民心、争取外援。两边公布的战报,都有意筛选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却没人提那些残酷的代价——顿涅茨克的废墟上,士兵躲在断壁残垣中相互试探;扎波罗热的民众因为战事断电断暖,在零度以下的寒冬里艰难求生。 说到底,双方的战术动作再花哨,也掩盖不了一个核心事实:这场战争没有赢家。俄罗斯即便控制了部分领土,也面临着长期的国际孤立和经济压力;乌克兰就算保住了大部分国土,也已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所谓的战略叙事权争夺,不过是在这场消耗战中,为自己争取一点喘息的空间和谈判的筹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顿涅茨克局势 顿涅茨克争夺战 别尔江斯克袭击 顿涅茨克决战 扎波罗热冲突 顿涅茨克人民军 扎波罗热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