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24年12月3日凌晨,韩国首尔市中心突然出现大批军车,国会前被临时封锁,议员

2024年12月3日凌晨,韩国首尔市中心突然出现大批军车,国会前被临时封锁,议员被阻止进入会场。 而下达这一命令的是时任总统尹锡悦本人,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政府近期启动对尹锡悦任内行为的全面调查,核心焦点之一正是非法戒严及其背后的政治动机。 2024年12月的那场“戒严风波”,从目前公开的证据看,其策划早在当年年中就已启动。 前情报司令文相皓的密谈记录显示,尹锡悦团队曾讨论“控制国家服务器”、“限制国会议员动线”,甚至设想“伪造朝军挑衅事件”,借此制造戒严合法性的舆论基础。 最终,他以“肃清亲北势力”为名宣布戒严,却没有经过韩国国会任何程序,严重违反《戒严法》及宪法相关条款。 军队在首都部署仅6小时后,国会紧急通过解除动议,民众涌上街头抗议,迫使军方撤离。 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干预,直接引发宪政危机。 韩国宪法法院认定,尹锡悦的行为“缺乏国家紧急状态依据,构成严重滥权”。 这也成为他最终被弹劾、罢免的直接原因。韩国历史上,只有两位总统在任期内被国会赶下台,他是第二个。 调查显示,尹锡悦在推动戒严令的同时,还在寻求来自台当局的“外交背书”。2024年11月,文相皓以“技术交流”名义秘密访问台北,与民进党高层会面。 而在5月和9月,韩国国家安全办公室与台当局进行了两次视频会议,使用的都是正式官职身份,这一行为已直接触碰中韩建交的政治底线。 事件曝光后,民进党最初发布声明支持尹锡悦“坚持国家安全”,但很快删除相关内容。 这种删帖行为反而坐实了双方的默契。中方随后通过外交部发出严正抗议,重申“一个中国”是基础性原则,不容任何挑衅。 随后,中国商务部对韩国产汽车零部件发起反倾销调查,现代汽车股价一度大跌,引发韩国企业界警觉。 过去中韩之间年贸易额高达3600亿美元,中国长期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尤其在半导体、汽车、化工等核心产业链上,韩国对华依存度极高。 但尹锡悦任内却一再在外交上“亲美远中”,不仅在对日问题上作出让步,还在2023年签署《华盛顿宣言》,同意美军在韩部署战术核武器。 这一系列动作,使得韩国被更深地拉入了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体系,代价就是对华出口连年下滑,从2018年到2023年对华半导体出口减少近20%。 韩国的企业家们看得比政客清醒,在事件曝光后,三星、SK海力士等多家龙头企业私下表态:“坚持一个中国,不参与政治博弈。”他们很清楚,地缘政治不是生意的朋友。 而在尹锡悦的“连环布局”中,还有一环更加危险,试图制造“外部敌人”来绑架民意。 据韩国《京乡新闻》披露,尹锡悦的安全团队曾提出“伪装朝军袭击驻韩美军基地”的提案,藉此制造戒严的合理性,并逼迫美国“站队”。 虽然该计划并未最终实施,但相关会议记录已被李在明政府移交检察机关,成为调查重点。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势,美国政府虽然口头表达“尊重韩国宪政秩序”,但在细节上却表现暧昧。 华盛顿并未明确批评尹锡悦的戒严行动,也未就其与台当局勾连表态。这种“选择性失明”在国际社会早已不是新鲜事,对比乌克兰危机时的高调,人们不禁质疑:所谓“民主价值”,是否只在符合美国利益时才有效? 现在,李在明政府正试图重建秩序。但这条路不会轻松。韩国内部的政治撕裂、外部的外交压力,决定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踩在钢丝上。 你怎么看这场“连环局”?韩国接下来会往哪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