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了电磁炮的打击效果,他们对效果很满意,觉得这是对抗东方大国的超级武器。 从公布的测试画面看,它确实能在特定条件下击中目标,可实战不是实验室里的测试。电磁炮要发挥作用,得有稳定的能源供应,还得解决射程、精度和抗干扰等问题。 目前日本展示的原型机,体积庞大不说,能源消耗更是惊人,想要装到军舰上或者部署到陆地,首先得解决小型化和能源适配的难题。 有军事领域的人分析,按现在的技术水平,日本这电磁炮离真正实战部署,还有不小的距离。 再看所谓 “对抗东方大国” 的底气。 日本自己也清楚,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不是单一武器。就算电磁炮真有宣传的那么厉害,也得有侦察、预警、指挥系统配合才行。 要打击对方航母,首先得能发现航母的位置,还得突破对方的防空体系,这些都不是一门电磁炮能解决的。 而中国在反舰导弹、防空系统等领域的发展,早就形成了成熟的作战体系,单靠一门还没实战化的电磁炮,很难起到所谓 “威慑” 作用。 更关键的是,日本忘了自己的短板。 之前就有人提到,日本在资源和工业原料上高度依赖进口,要是真到了需要大规模运用先进武器的地步,供应链能不能跟上都是个问题。 制造电磁炮需要的特种钢材、精密电子元件,不少都得靠进口,一旦供应出问题,武器的生产和维护都会受影响。 还有配合美国击沉航母的说法,更显得不切实际。 航母战斗群有着严密的防御体系,从舰载机到护卫舰,再到水下的潜艇,形成了多层防护网。 想要突破这层防护网,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不是简单配合就能做到的。 而且日本自身的军事力量,在远程打击、持续作战等方面本就存在短板,就算有美国支持,也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 我们对这类言论的反应倒是很平静。 这些年,在国防建设上一直稳步推进,无论是反舰能力还是防空体系,都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各种挑战。 对于日本所谓的 “超级武器”,更多是看作其军事野心的体现,而非真正的威胁。 现在日本高调宣传电磁炮,更多是想在军事领域刷存在感,同时配合美国的战略布局。 可现实是,单一武器改变不了整体实力对比,更何况这武器还没真正成熟。与其把精力放在宣传 “超级武器” 上,不如正视自己的供应链短板和实战能力不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