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琅河财经】中金爆雷了。金融爆雷案是有先兆的 我翻了过去十年所有金融爆雷案的事

【琅河财经】中金爆雷了。金融爆雷案是有先兆的 我翻了过去十年所有金融爆雷案的事件, 5, 600 亿爆雷不是意外,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收割模式。在全国复制的第 47 个案例。更恐怖的是,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爆雷前都有同样的 7 个信号,而现在至少有 8 家机构正在重复这些信号。 先说个让你头皮发麻的数据,过去十年, 47 家金融机构几乎用一模一样的手法收割韭菜,涉案的总金额达到了 2.3 万亿,这不是巧合,这是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我把这个模式命名为七步收割法。 第一步,造神运动。爆雷前的 36 个月,找一个履历光鲜的人当门面,要么是监管部门出来的,要么是海归精英,要么是某某富二代中金的哈。单俊宝是证监会出身, 19 年爆雷诺亚财富,汪静波是湘财证券出来的, 21 年恒大财富那位就更不用说了, 47 个案例, 43 个老板都是自己人。 第二步,铺天盖地的造势。爆雷前的 24 个月,疯狂赞助高端论坛,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站台在央视投广告,在金融街最贵的写字楼租整层,记住这个规律,越大张旗鼓的越要小心。我统计过这 17 家机构爆雷前平均每年的营销的费用,它是它利润的 3.7 倍。 第三步,画饼充饥。爆雷前的 18 个月,永远讲三个故事,国家战略、独家资源、保本高收益。中金讲新能源,诺亚讲海外资产的一个配置,恒大讲房地产的黄金期。最可笑的是,这些故事的模板我在网上都找到了,有专门的金融话术培训班,学费 38 万。第四步,杀手收割爆雷前的 12 个月,先从员工下手,强制认购,再找亲戚朋友,最后才是普通人的投资。中间有个员工爆料,不买够 50 万的理财产品就别想转正。这 17 家机构员工平均被套金额是普通投资者的 8.3 倍。 第四步,疯狂吸金爆雷前的 6 个月,突然提高收益,从 8% 直接飙到15%,甚至可能还更高,这是最明显的信号。当一个机构突然大幅度提高收益的承诺时,他已经在做好最后的收割了。 第六步,断臂求生爆雷前的三个月开始限制提现,理由五花八门,系统升级,政策调整优化结构。真相只有一个,钱已经被挪用了。 47 个案例, 100% 都在爆雷前限制过提现。 第七步,金蝉脱壳。爆雷前一个月,高管开始生病,出差学习,办公室开始清理,公司开始裁员,官网开始维护。聚散宝消失前一个月中间至少还有 12 名高管因为个人原因离职。 三个危险的信号,看到立刻就跑,第一突然涨收益,原本 8% 的产品突然说可以做到 10% ~ 15%,这是要跑路的信号。第二,老板太高调,天天上电视开豪车,晒奢侈品,金融机构的老板 99% 都有问题。第三,员工在抛售。如果你认识的内部员工发现他在悄悄转让份额,立刻就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