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孙正义,跑了。   前脚跟特朗普画了个5000亿美金的大饼,后脚就把英伟达的股票

孙正义,跑了。   前脚跟特朗普画了个5000亿美金的大饼,后脚就把英伟达的股票全清了,一把套现58亿。   这事得从今年1月的白宫发布会说起,孙正义当时陪着特朗普,高调宣布了一个叫“星际之门”的AI基建项目,张口就承诺未来四年砸5000亿美元。 软银作为牵头方,计划先投190亿,联合OpenAI、甲骨文一起在美国建数据中心和配套发电设施,那会儿孙正义还拍着胸脯说要让美国握住AI技术主导权。 结果大半年过去,这所谓的“星际之门”连个门框都没搭起来。按《华尔街日报》爆的料,当初承诺“立刻”投的1000亿美元连影子都没见着,最后缩水到年底前只计划建一座小型数据中心,选址还没定明白,就因为软银想跟自家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公司绑定,跟OpenAI吵得不可开交。 但讽刺的是甲骨文CEO私下跟投资人说“‘星际之门’尚未形成”,OpenAI干脆绕开软银,自己跟甲骨文签了每年超300亿美元的服务协议,把4.5吉瓦的电力需求都敲定了,差不多快到当初“星际之门”预估的5吉瓦总量,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把软银当成了喊口号的工具人。 就在这节骨眼上,孙正义悄没声地把手里的英伟达股票全清了,3210万股卖得一干二净,正好套现58.3亿美元。 毕竟英伟达现在可是AI圈的“硬通货”,GPU几乎是大模型训练的必需品,市值都突破5万亿美元了,孙正义这时候跑路,活像牌桌上摸到好牌却突然掀桌子的玩家。 不过细想也不奇怪,他对英伟达早就有“前科”,2019年第一次清仓就错失了2500亿美元的潜在收益,被黄仁勋公开调侃,这次说不定是怕重蹈覆辙,毕竟他最擅长的从来不是守着牌赢,而是换桌找更大的赌注。 这操作看着矛盾,其实全是他的老套路,软银最新财报显示,上半财年净利润2.924万亿日元,其中对OpenAI的投资收益就占了2.1567万亿日元,这钱赚得比坐火箭还快,也难怪他一边清仓英伟达,一边计划给OpenAI追加225亿美元投资,持股比例都要冲到11%了。 说白了就是弃掉“卖铲子”的硬件端,转而去赌“挖金子”的模型端,毕竟OpenAI要是能上市,收益可比守着股票涨涨跌跌刺激多了。 但这背后全是泡沫,OpenAI现在每年亏几十亿美元,跟甲骨文签的300亿协议相当于它预估年收入的三倍,全靠烧钱撑场面,孙正义不可能看不明白,只不过他赌的是自己能在泡沫破前先捞一笔。 往前数几年,WeWork的坑还没从他身上抠干净呢。当年他砸了106亿美元进去,把这家共享办公公司捧到470亿美元估值,结果IPO前暴雷,估值跌到78亿美元,软银浮亏83亿多美元,他自己都承认“犯了个错误”。 那次之后他学乖了,不再死磕一个赛道,而是像踩跷跷板一样调整筹码,这次对“星际之门”喊口号不落地,对英伟达套现不恋战,本质上就是WeWork教训后的应激反应——先把声势造起来,真看到风险就立刻抽身。 现在AI圈的风气确实被他戳穿了,喊口号的比干事的多到数不清。就像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披露的,影视圈光AIGC应用的私募融资就有27亿,AI大模型赛道13亿,但真正落地的项目没几个,大多是拿着PPT到处找投资。 软银自己的财报都露了怯,愿景基金的收益看着亮眼,全靠OpenAI估值虚高撑着,连孙正义自己都说“全球AI业务总收益600万亿日元”,这话跟当初吹WeWork“未来盈利10亿美元”如出一辙,全是画给资本市场看的饼。 最妙的是他这“左右互搏”的本事,一边跟特朗普站台说要投5000亿,一边把最值钱的英伟达股票变现;一边对OpenAI追加投资说要搞超级人工智能,一边看着“星际之门”烂尾也不着急。 这哪是真心搞AI基建,分明是借着热点炒概念,等资本热度差不多了就收割离场。 况且资本圈的嗅觉比狗鼻子还灵,连孙正义这种最敢下重注的赌徒都开始换桌,那些跟风进场的小资本肯定得慌。 毕竟当初互联网泡沫时他亏过700亿美元,WeWork亏过83亿,现在好不容易靠OpenAI回了血,怎么可能陪着一群跟风者耗到泡沫破裂。 说到底,孙正义这波“跑了”不是看衰AI,而是看透了当下的AI泡沫。5000亿的大饼刚画完,连面粉都没买齐就开始套现,“星际之门”刚官宣就被合作方拆台,这些细节早把真相漏得底朝天。 AI确实是未来,但现在市面上大多是披着AI外衣的圈钱游戏,孙正义用58亿的套现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真金白银的投资从来不会只靠嘴说,那些喊得最响的,往往跑得最快。 你感觉孙正义的转身是远见还是逃顶,黄仁勋的减持是合规还是预警? 欢迎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