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美国客人还是下单到越南了。 这声“唉”道尽了中国制造业当下的无奈与阵痛。美国客户将原本属于我们的大单转向越南,表面看是成本驱动,实则是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订单“去中国化”的现实冲击。即便我们承担了核心原材料的供应,却依然无法留住生产环节,说明组装、人工、政策环境等综合成本优势已逐渐被东南亚国家侵蚀。尤其当一只产品在我们这里六块,到越南变成二十多块,却仍选择外迁,可见客户对“中国依赖”的刻意规避已超越纯经济逻辑。 更令人忧虑的是,靠零散的欧洲、南美订单难以支撑庞大的产能和人力成本,而内需市场又受制于消费疲软和价格内卷,无法消化高端产能。这暴露了我们产业转型的紧迫性——不能只做“世界工厂”,更要向高附加值、核心技术、自主品牌跃升。否则,订单持续外流,留下的只会是空心化的厂房和更艰难的生存。唯有加快技术升级、优化供应链效率、拓展不可替代性,才能在新一轮全球分工中守住阵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