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

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 “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斗来斗去,然后越南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南跑遍了全球,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就很是尴尬。

这事的源头是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那条 1000 毫米窄轨铁路,它像一条喘着粗气的老蛇,横亘在越南南北大地,1700 多公里的路程,火车晃晃悠悠要跑近 30 小时,最高时速撑死了 90 公里,连 50 年前的运输需求都满足不了,更别说适配现在越南每年 6% 以上的经济增速。

越南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条老古董早该淘汰,于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就琢磨着建高铁,满心以为自己南北纵贯、连接东盟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是块香饽饽,各国都会抢着来修。

可越南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吸引力,也低估了高铁建设的门道。

规划中的南北高铁全长 1541 公里,预算从最初的几百亿美元一路飙升到 670 亿美元,而越南 2023 年的 GDP 总量才 4300 多亿美元,这意味着一条高铁就要花掉全国近七分之一的年度经济总量。

如此庞大的开支让越南自身财政根本无力承担,于是便寄希望于外资全额垫资,还要求贷款年利率不超过 1.5%,不能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还有就是,越南张口就要 100% 核心技术转让,从列车牵引系统到信号算法,从设备生产到运营维护,都得一股脑交给他们,还要在越南本地建厂培训工人,相当于想靠一个项目凭空造出一个现代化工业体系。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要求,别说国际巨头,就算是慈善机构也得掂量掂量。

越南一开始把宝押在日本身上,觉得新干线技术成熟,想拿着日本的报价回头压中国的价。

可日本报出的方案比中国贵了至少 30%,工期还要 30 年,算下来到 2045 年才能通车,越南一看钱包顶不住,又开始跟日本讨价还价,要求降低建设标准、提供低息贷款,被日本以质量风险为由果断拒绝。

转头找中国时,越南更是狮子大开口,要求中方承担 80% 以上投资,同时转让所有核心技术,完全无视高铁技术背后的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这种不平等的要求自然也遭到了拒绝。

欧洲的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也被越南拉来凑数,可这些企业早就摸清了越南的套路,法国高管甚至直言 “在越南,合同就是用来撕碎的草纸”。

越南之前的基建项目里,频繁出现政策反复、拖欠款项的情况,中国帮越南建的河内轻轨,就因为越南征地拖延 7 年,成本从 35 亿元涨到 55 亿元,验收后还迟迟不付款,这样的信誉记录,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核心矛盾在于,高铁建设需要稳定的政策和高效的执行,可越南光是确定方案就吵了十几年,国会反复否决又重启,2000 年就提的计划,直到 2024 年才勉强通过投资决议,这样的效率让外资望而却步。

抛开资金和技术要求,实际建设中的难题更是让各国企业退避三舍。

越南 68% 的高铁线路需要征用私有土地,涉及 12 万户居民,可当地的征地补偿只有市场价的 30%-50%,不少钉子户直接开出 30 倍于市价的补偿金,同奈省曾因为拆迁纠纷让项目停工 8 个月。

再加上线路要穿越喀斯特地貌和膨胀土路基,施工难度极大,光是地质勘探和地基处理的成本就足以让很多企业亏损。

更讽刺的是,越南自己的工业基础极差,全国能达到高铁建设标准的施工企业不足 20 家,连基本的信号系统和电力配套都搞不定,却硬要追求 30%-40% 的国产化率,简直是异想天开。

看着周边国家的高铁纷纷落地,越南更是坐不住。

老挝的中老铁路通车后,直接拉动老挝 GDP 增长 6.5%,货运成本下降四五成;印尼的雅万高铁让 Jakarta 到万隆的行程从 3 小时缩到 40 分钟,成为区域标杆。

这些项目都是中国以平等合作的模式共建,双方共同出资、利益共享,而越南却一门心思玩平衡术,既想依赖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又怕被 “卡脖子”,还时不时跟着美国、日本搞小动作,这种矛盾的心态让合作根本无法推进。

越南跑遍全球兜兜转转二十多年,从最初的志在必得,到后来的四处碰壁,最后落得个无人搭理的尴尬境地。

说到底,还是把国际合作当成了过家家,以为靠着地理位置就能让各国妥协,却忘了基建项目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那条老窄轨还在慢悠悠地跑,而越南的高铁梦,恐怕还得在 “想白嫖” 和 “没人帮” 的死循环里继续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