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尽管市场普遍认为当前银行股已处于“高位”,但为何险资仍在持续加仓? 1. 高股

尽管市场普遍认为当前银行股已处于“高位”,但为何险资仍在持续加仓? 1. 高股息仍是“硬逻辑” 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7%的背景下,邮储H、农行H、中信H等股息率仍保持在5%上下,显著高于固收资产,可对冲利差损风险,是险资“现金流压舱石”。 2. H股估值折价提供“缓冲垫” 同样一家银行,H股普遍比A股便宜20%~30%,PB仅0.6~0.7倍;险资认为即便A股回调,H股下行空间已被高股息和折价双重保护,反而具备“左侧”价值。 3. 长期股权投资可“一次性”增厚净资产 对PB<1的破净银行股,险资派驻董事后可按“权益法”入账,购买价低于净资产的差额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快速抬升偿付能力,缓解部分中小险企的报表压力。 4. 政策与负债匹配双驱动 监管持续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并要求“新增保费30%配置权益”;同时地产、城投类非标供给锐减,高分红银行股权成为替代非标的少数合规且久期匹配的品种,险资只能“越涨越买”完成资产切换。 因此,市场看到的“高位”更多是指A股价格;在险资眼里,H股的高股息+估值折价+报表优化空间,仍是一笔“稳收益+抬资本+合监管”的必要配置,而非简单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