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韩国情报部门称,朝鲜又向俄乌边境增派1万名士兵,以援助俄罗斯。 韩国情报机构

韩国情报部门称,朝鲜又向俄乌边境增派1万名士兵,以援助俄罗斯。 韩国情报机构向议员通报称,据评估,目前约有1万名朝鲜军人部署在俄乌边境附近。其中包括工程兵部队,他们将协助俄罗斯修复遭乌军打击地区的设施。 韩国议员李圣权(音译)表示,“自9月以来,约5000名朝鲜工程兵已分阶段调往俄罗斯,预计将被投入基础设施修复工作。已发现朝鲜仍在持续开展人员选拔与训练,为部署更多兵力做准备。” 只能说,韩国情报机构这次披露的消息可不是空穴来风,数字报得那叫一个具体,1 万名朝鲜军人部署在俄乌边境附近,还特意点出 5000 名工程兵自 9 月就分批到位,连后续还在选拔训练的动静都摸得门清,这情报细致程度倒真有点让人意外。其实往深了扒就知道,这事儿早有苗头,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新鲜事。 早在 2024 年 6 月,普京回访朝鲜签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时,这合作的架子就搭起来了,条约里明明白白写着一方遇袭另一方要给军事援助,那会儿就有消息说朝鲜工兵会去顿涅茨克帮忙修设施,现在不过是把规模扩大了而已。 更别说武器援助早都跑在前面了,从 2023 年 8 月到现在,朝鲜给俄罗斯运了 1.3 万多个集装箱的弹药,炮弹、导弹装了满满一船又一船,连美国都拍到卫星图实锤了,现在派兵不过是把 “物资支援” 升级成 “人力支援”,顺理成章的事儿。 再看俄乌战场那摊子事,确实缺工程兵缺得厉害。俄军这大半年把乌克兰的能源设施炸得够呛,两周内就扔了 1500 多架无人机和 150 枚导弹,波尔塔瓦的天然气枢纽直接被炸成火海,导致乌克兰天然气产量掉了 60%-70%,基辅好几次一半城区都停电,修复这些设施不仅要花 7.5 亿欧元,还得有能顶住战场风险的施工队伍。 赫尔松那座第聂伯河大桥更典型,被 3 吨重的炸弹炸得断裂,承重梁全断了,俄军自己的工兵修了好久都没搞定,毕竟一边修还得防着无人机轰炸,根本没法安心干活。 这时候朝鲜工程兵过来,简直是踩准了点。别以为他们是新手,之前库尔斯克战役里早就露过手了,200 名朝军带着排雷机器人,2.5 小时就扫清了雷区占了村子,后来派去的工程兵更厉害,用自家产的 M-2025 排雷机器人,两个月就清了 2 万枚地雷,修了 300 公里道路,这效率比俄军原计划的半年快了整整四倍。 他们带的那种快速水泥和预制桥梁模块,正好能对付乌军 “炸了就跑” 的战术,大桥炸了很快能搭起临时通道,道路毁了几天就能修复,这不比俄军自己慢吞吞修管用多了。 而且这 1 万人的规模是真能解决大问题。要知道俄军现在兵力不算充裕,之前把武装力量编制扩到 150 万人,可前线伤亡摆在那,能抽出来修设施的人手少得可怜。 朝鲜工程兵一来,正好把俄军工兵解放出来去前线,就像去年库尔斯克那样,朝鲜兵守了 40% 的防线,俄军第 20 集团军才能腾出手去红利曼方向搞攻势。 现在这 5000 工程兵要是全投去修能源设施和桥梁,俄军的后勤线能顺畅不少,那些被炸毁的天然气站、变电站早点修好,前线的燃油和电力供应也能跟上,这比多派几百个步兵管用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合作的闭环,俄罗斯拿原油和导弹技术换支援,每月给朝鲜运 3 万吨原油,还帮着建火箭发动机测试场;朝鲜出武器出人手,弹药不够送弹药,工程兵不够派工程兵,现在连兵力都补上了。 韩国议员说还在选拔训练更多人,这也不奇怪,毕竟战场消耗大,修设施的活儿也不是一天两天能结束的,乌克兰那边炸得越狠,俄罗斯这边越需要人手补窟窿,朝鲜接着派兵不过是按需求 “续杯” 而已。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供需匹配的结果,俄罗斯缺能干活的工程兵,朝鲜有经验丰富的队伍,再加上之前签好的条约打底,派兵支援不过是把双方的合作再往前推一步。 韩国情报能扒出这些细节,也从侧面说明这事儿确实没藏太严实,毕竟 1 万人的调动,再怎么低调也难免留下痕迹,后续说不定还会有更多兵力到位,毕竟战场的需求摆在那,停不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