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方这一波又稳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官宣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方这一波又稳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官宣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敲定4000亿元人民币兑70万亿韩元,有效期长达五年。 这事儿看着是金融层面的合作,实则藏着两国经贸的“双向奔赴”。要知道2024年中韩贸易额已达3280.8亿美元,中国连续21年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也重回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之位,半导体、电池等关键产业链早已深度绑定。 而此前中韩贸易中本币结算率仅约3%,大部分依赖美元,汇率波动让不少企业吃了亏,这次续签相当于给双边贸易上了“双保险”。 更深层的逻辑,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韩国近期面临家庭负债率高达GDP91.7%的压力,对美贸易还遭遇关税壁垒,美方在货币互换上的消极态度,让韩国更看重与中国的金融合作。 对中国而言,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扎实一步,目前中国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有效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4.5万亿元。 说白了,这份协议不只是数字上的升级,更是两国产业链互补的必然选择。 企业不用再为美元汇率波动心惊胆战,换汇成本降了,贸易效率高了,不管是山东出口韩国的辣白菜,还是韩国的半导体设备,往来都会更顺畅。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中韩用实际行动筑牢区域金融安全网,这份合作既务实又有长远意义,未来五年的经贸前景也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