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多次公开场合分析过中国军工成就,他指出,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和大型水面舰艇领域的进步,已让许多指标超出美国标准。这种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公开测试数据和国际比较得出的结论。   就拿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来说,它的飞行速度能轻松突破10马赫,还能在大气层边缘做不规则滑翔,美国那些引以为傲的反导系统,比如“萨德”和“爱国者”,面对这种轨迹根本摸不着头脑,更别说拦截了。要知道,美国受《中导条约》束缚多年,在中程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起步晚,现在就算加急研发,短期内也追不上中国的进度。   再看055型驱逐舰,这可是中国海军的“明星舰”。它满载排水量超过1.2万吨,装了112个垂直发射单元,既能发防空导弹又能打反舰弹道导弹,综合战力比美国最新的阿利・伯克级FlightIII型还强出一截。   美国海军琢磨了几十年的“朱姆沃尔特”级倒是先进,可毛病一堆,最后只造了三艘就停了,反观055已经批量下水,光公开亮相的就有十来艘,这产能和可靠性确实让美国眼红。更别说歼-20隐身战机,作战半径覆盖东亚,配的PL-15导弹射程比美国F-22的AIM-120还远,在空中对抗时妥妥占着先机。   但卡申话锋一转,点出了个关键问题——这些看着唬人的装备,都有个绕不开的短板:没经过实战检验。   这位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深耕中国军事研究多年的专家,说话向来实在,他举了个例子,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爱国者”导弹在测试中号称拦截率90%,结果实战中对付伊拉克的“飞毛腿”,实际效果差得远。武器这东西,实验室里的数据再漂亮,到了真实战场,电子干扰、极端天气、敌方突然反制,各种意外都可能让性能打折扣。   中国上一次大规模作战还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时候的武器跟现在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之后这几十年和平发展,固然是好事,可也让新式武器少了个“实战考场”。   就像东风-17,试射时百发百中,但真到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能不能突破敌方的电子干扰?055大驱在南海应对过外国军舰挑衅,可没真刀真枪交过手,反潜、防空的联动反应在实战中会不会掉链子,谁也不敢打包票。   卡申说,这还不只是武器本身的问题,更关乎人和装备的配合。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比如无人机蜂群作战,演习时红蓝军对抗打得挺顺,但到了真实战场,士兵面对真枪实弹的压力,指挥系统应对突发状况的反应速度,都得靠实战磨出来。   中国这些年没少搞大规模演习,比如东部战区在东海搞的联合演练,航母、潜艇、导弹全上阵,看着场面挺大,可参演人员心里清楚是“演”,那种生死攸关的压力跟真战场完全两码事。   不过卡申也注意到,中国没坐着等机会,而是在主动补短板。这些年派了不少维和部队去非洲、中东,南苏丹、马里这些地方可不太平,维和士兵带着步战车、无人机执行任务,遇上武装分子伏击也是常事,虽说不是大规模战争,但也算沾了“真刀真枪”的边。   跟俄罗斯的联合军演更是硬核,去年在西伯利亚雪原搞的无人机测试,零下30度的低温直接把设备性能逼到极限,技术人员当场修bug,部队现场调战术,这比闭门演习管用多了。   还有技术上的办法,军方搞了VR模拟训练系统,能还原各种战场场景,从城市巷战到远洋对抗都能模拟,让士兵在虚拟环境里“打仗”。虽然没法完全代替真战场,但至少能让部队提前适应复杂情况,缩短经验差距。   说到底,卡申的评价挺中肯,中国武器的技术参数确实够亮眼,甚至压过美国一头,但实战这道坎绕不过去。就像一把好刀,再锋利也得经过砍杀的磨砺才知道能不能顶用。   中国现在一边攒技术,一边想办法补经验,等哪天这些新式武器真在实战中经住了考验,那才是真的势不可挡。毕竟纸面优势终是虚的,能在战场上稳稳发挥作用的,才是真本事。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1
2025-11-03 19:45
巴基斯坦只向印度发射,十几枚导弹,印度就投降了,美国人都不敢检验中国的武器,俄罗斯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