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南京迈皋桥地铁站附近的“草莓熊糖葫芦”摊最近火得离谱,有人为了吃上一串奶皮子糖葫

南京迈皋桥地铁站附近的“草莓熊糖葫芦”摊最近火得离谱,有人为了吃上一串奶皮子糖葫芦,愣是排了三个小时队。摊主是个90后姑娘,原本推着移动摊点卖传统糖葫芦,结果创新推出的奶皮子口味直接成了“流量密码”——视频发到网上后,评论区全是“求地址”“流口水”,连杭州、包头的商家都跟着推出同款,结果各地都出现了排队盛况。 这奶皮子糖葫芦到底啥滋味?简单说,就是山楂裹着糖壳,中间夹了层内蒙古的奶皮子。咬一口,先是糖壳“咔嚓”一声脆响,接着奶皮子软得像云朵,带着浓浓的奶香,最后山楂的酸劲儿冲上来,甜、咸、酸在嘴里转圈圈,比普通糖葫芦多了三层口感。有网友形容:“吃一口像在草原上蹦迪,酸甜里裹着奶香,太上头了!” 可这“甜蜜”背后,商家却有点头疼。南京的摊主因为排队人太多,现场一度混乱,只能发公告“最近不出摊”,打算找个固定店面再重新开张;杭州的“光芒甘栗”店更夸张,推出奶皮子糖葫芦后,外卖平台刚上架就秒空,店员忙到电话接不过来,微信加好友的提示音响个不停;包头的老糖葫芦店更绝,二十平方米的制作间里,六个人分工熬糖、串果、打包,从早忙到晚,连熬糖的大爷都戴上了“痛苦面具”,直说“串也串不完,不敢睁眼”。 其实这股风潮早有苗头。去年冬天,内蒙古包头就有糖葫芦店靠奶皮子口味上了热搜,当时就有网友喊话:“求全国推广!”没想到今年真的火出了圈。有人说是短视频的功劳——某段“做不完、根本做不完”的熬糖视频,配上工作人员无奈的表情,直接成了“网感”爆款;也有人说是年轻人爱尝鲜,毕竟辣条糖葫芦、螺蛳粉糖葫芦都试过,这次的传统+传统碰撞,反而更有温度。 不过最让人感慨的,是商家的坚持。南京的摊主从移动摊点到找店面,包头的老店开了二十多年“开半年歇半年”,杭州的店主说“开什么店都得捕捉流行风口”。这些小本生意,没大资本撑腰,全靠一口热乎劲儿和手艺撑着。就像有网友说的:“排三个小时队,买的不仅是糖葫芦,更是对‘认真做事’的尊重。” 现在的问题是,这股风能吹多久?有人觉得“半个月就过去”,有人打算“等热度降了再尝”。但不管怎样,商家们已经在琢磨新花样了——杭州的店推出了青提奶皮子冷萃酸奶款,包头的店有奶豆腐、肚包肉糖葫芦,内蒙古甚至出了“羊肉肠糖葫芦”。这哪是卖糖葫芦?分明是在玩“美食创意大赛”!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选,你会为了尝鲜排三小时队吗?还是等热度过了再慢慢品?或者你更期待哪种“奇葩”糖葫芦?来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你的点子,就是下一个爆款呢! (事件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