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稀土赢了,是赢在军力,赢在国家体制之上! 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30%左右,每年产量占比超过60%,特别是在稀土分离提纯这个核心环节,咱们的企业更是拿下了全球90%以上的产能,这些都是实打实科技的基础。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要是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守护,再好的技术和资源也可能变成"别人嘴边的肥肉"。 试想一下,若是我们空有先进的技术但却无防御之兵,以美国的性子会放任我们像现在这样"卡他脖子"吗?估计早就派兵进行侵略了,到时候还得美其名曰"排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而这些年,咱们国防力量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歼-20隐身战机能翱翔蓝天,山东舰、福建舰航母能守护海疆,还有各种先进的导弹、雷达系统,共同织成了一张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 就像《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里说的,咱们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越来越完善,武器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是这种硬实力,让那些想打咱们稀土技术主意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毕竟真要动歪心思,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军事实力守住了"安全门",国家体制则为稀土科技发展搭好了"快车道"。 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正式成立,把国内好几家骨干企业整合到一起,从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到深加工制成高端材料,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做法,避免了企业各自为战、互相压价的内耗,还能集中力量搞研发。 比如工信部的数据就显示,这几年通过产业整合,咱们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占比从十年前的40%涨到了现在的70%,在永磁材料、储氢材料这些高端领域,咱们已经形成了别人很难超越的技术壁垒。 而且政府还会通过政策引导、科研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攻关关键技术,让稀土不再是简单的"土疙瘩",而是变成了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这就是体制优势带来的发展动力。 放眼全球就会发现,光靠资源吃饭的国家,很少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有些国家稀土储量不少,但要么没有像样的军事力量保护,要么产业体系散沙一盘,最后只能把珍贵的稀土低价卖给别人,眼睁睁看着别人加工成高科技产品再卖回来赚"两份钱"。 我们的经历正好反过来,军事实力为稀土科技撑起了"保护伞",让咱们能安心搞研发、做产业;国家体制则像"黏合剂",把资源、技术、企业拧成一股绳,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正向的循环。 所以说,中国稀土领域的优势,从来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资源优势,而是军事实力守护安全、政府体制赋能发展的综合结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