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泉州正式获评“世界美食之都”!中国第七城,凭什么脱颖而出?

素材来源网络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31日,一个让无数吃货沸腾的消息刷爆全网——泉州,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

素材来源网络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31日,一个让无数吃货沸腾的消息刷爆全网——泉州,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这不仅是中国第七座获此殊荣的城市,更是闽南饮食文化千年积淀的一次全球性加冕。

素材来源网络

你可能以为这只是又一个旅游宣传的噱头,但“世界美食之都”可不是谁都能拿的。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评选,全球至今仅有56城入选,标准严苛到近乎“吹毛求疵”:必须拥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独特的烹饪技艺、可持续的食材体系,以及活跃的民间餐饮生态。

而在这之前,中国的“前辈”们个个都是响当当的——成都的麻辣鲜香、顺德的精细粤味、澳门的中西交融、扬州与淮安的淮扬风骨、潮州的古法传承……泉州能与它们并列,意味着它的味道,已经通过了全世界最挑剔的“文化认证”。

你以为泉州只有面线糊?那你就太小看这座城了!

很多人提到泉州,第一反应是:“哦,面线糊和肉粽不错。” 可事实是,泉州的美食版图,比你想象的辽阔百倍。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泉州的餐桌,是一部活生生的“舌尖上的中国通史”。从晋代“衣冠南渡”带来的中原羹汤文化,到宋元时期万国商船云集刺桐港的异域风味交融,再到明清以来山海物产的极致开发,泉州人用一口锅,炖出了千年的烟火气。

随便报几个名字,就能让你口水直流:

姜母鸭——老姜与番鸭慢火煨炖,香气扑鼻,暖胃更暖心;

海蛎煎——海蛎鲜嫩,地瓜粉酥脆,蘸上甜辣酱,是闽南人魂牵梦绕的古早味;

土笋冻——用海边滩涂的“星虫”熬制而成,晶莹剔透,口感Q弹,外地人初见胆寒,吃一口却欲罢不能;

崇武鱼卷——马鲛鱼打成泥,裹上猪油,蒸熟切片,咸鲜弹牙,是非遗级别的手艺;

安海捆蹄——猪蹄去骨填料,卤制风干,切片如花,香气四溢;

永春白鸭汤——不加一滴水的老鸭汤,清润滋补,喝一口就知道什么叫“鲜到骨子里”;

洪濑鸡爪——卤香入味,软糯脱骨,是无数人深夜追剧的“罪恶快乐”;

泉港浮粿——外皮酥脆,内馅丰富,一口咬下,海味与菜香在口中炸裂。

素材来源网络

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泉州,你根本不需要刻意找“网红店”,随便钻进一条老巷子,推开门,端上来的可能就是传承三代的秘制味道。

“吃了吗?”是泉州人最深情的问候

在泉州,一句“jia bhoi”(吃了吗)不是客套,而是最真挚的关怀。这句日常问候背后,藏着这座城市对食物的敬畏与热爱。

这种热爱,源于历史。早在1700多年前的两晋时期,中原士族南迁,带来了羹汤文化。今天的牛肉羹、马鲛羹、好仔羹,正是当年士大夫餐桌上的遗风。到了宋元,泉州港“市井十洲人”,香料、蔬果、海产汇聚于此。地瓜、番茄、辣椒、花生、玉米,这些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食材,当年都是从泉州登陆,首次进入中国人的餐桌。

甚至在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沉船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胡椒粒——在那个年代,胡椒堪比黄金。而今天,泉州人依然离不开那一小撮现磨的白胡椒粉,它是面线糊的灵魂,是汤羹的点睛之笔。

有趣的是,辣椒最早也是通过泉州传入中国。17世纪荷兰人带到台湾,再经海路传入闽南,所以泉州人至今仍称辣椒为“番椒”。不过,泉州人虽接触辣椒早,却不嗜辣,反而更爱“咖喱味”——本地牛肉店的秘制牛排,用蒜、姜、八角、丁香等十几种香料调制,炖出微辣浓香的咖喱汁,配饭一绝。

山海之间,藏着最朴素的烹饪哲学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泉州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地理决定了它的味道基因——一个“鲜”字,贯穿始终。

这里的海鲜,讲究“裸烹”:清水煮虾螺,姜丝煮鱼羹,酱油水白灼章鱼。没有繁复调味,只为还原食材本味。这种“大道至简”的智慧,已传承千年。

而泉州的“混搭”基因,更体现在它的宗教与饮食交融中。作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这里佛、道、伊斯兰、基督教共存,也催生了极具包容性的美食文化。

比如烧肉粽,看似普通,实则“山海荟萃”——猪肉、香菇、虾米、板栗、莲子、干贝、甚至鲍鱼,统统包进糯米里,一口下去,层次丰富得像在吃一整片海洋与山林。

再如四果汤,夏日标配,几十种小料自由搭配:石花膏、阿达子、绿豆、薏米、西瓜、荔枝……一碗下肚,清凉解暑,堪称“闽南版的杨枝甘露”。

今天的泉州,不仅有近千万海外华侨将“古早味”带到五湖四海,更吸引了无数游客为了一口地道小吃专程奔赴。

它不像川菜那般浓烈,也不似淮扬菜那般精致,但它有山海的鲜活,有历史的厚重,有市井的烟火,更有千年未断的文化血脉。

泉州拿下“世界美食之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觉醒。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美食,从来不只是“好吃”,而是承载着一座城的记忆、性格与灵魂。

所以,别再问泉州有什么好吃的了。你该问的是:什么时候,为了一口面线糊,启程去泉州?

评论列表

福建墨耕
福建墨耕 3
2025-11-04 06:58
欢迎到泉州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