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于凤至患病,抛下丈夫张学良赴美治病。她憔悴走下飞机,正茫茫然。谁知,一个老外冲过来一把抱住她,还行了一个亲吻礼,说,你终于到了!
在那年深冬的旧金山机场,寒风吹彻骨髓。
43岁的于凤至裹紧渗着药渍的披肩,胸口的溃烂让她每走一步都冷汗涔涔。
当她踉跄走下舷梯,一个银发洋人突然冲出人群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脸颊印下亲吻礼这是,张学良为她安排的肿瘤医生威廉·瑞德,也是她在异国收到的第一份暖意。
此刻她尚不知,这场离别竟成永诀,而她将用余生50年,在太平洋彼岸为囚禁的少帅筑一座空中楼阁。
于凤至作为张学良原配妻子,出身吉林富商家庭且受过新式教育,以包容大度接纳丈夫风流成性与赵四小姐的存在,展现了传统女性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而且于凤至是中国近代史上兼具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的传奇女性,其一生展现了非凡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与商业才能。
如果说这个世界谁最爱张学良那非于凤至莫属。
话说吉林怀德县的富商于文斗从未想到,只因算命先生一句凤命的预言,会将女儿锁进黄金牢笼。
1916年,19岁的于凤至披着十里红妆嫁入帅府,新郎是年仅15岁、满脸抗拒的张学良。
就在新婚夜,张学良盯着喜烛坦言,你是我父亲选的妻子。
意思就是我对你没有感情。
听到这话的于凤至却将苦涩咽下,次日清晨便以当家主母的姿态接管帅府。
她亲手为公公张作霖熨烫军装,给仆役制定新式工钱表,甚至说服张学良拨款创办128所新民小学。
当张学良流连舞场彻夜不归,她默然将他醉倒时扯破的西装缝补如新。
当赵四小姐挺着孕肚跪求名分,她亲自安排宅院,对外宣称秘书。
这份大度赢得张作霖赞叹真张家儿媳,但是却始终捂不热丈夫的心。
在1936年西安事变炸响时,于凤至正在伦敦为长子张闾珣求医。
得知张学良被囚,她连夜飞返南京,将精神失常的儿子托付给赵四,自己直奔浙江奉化雪窦山囚室。
三年辗转囚禁中,她睡过贵州山洞的草席,用过发霉的搪瓷碗,却在每个寒冬为张学良手缝狐裘内衬。
直到1940年春,她更衣时突然晕倒,此时的她左胸的肿块已溃烂见骨,脓血浸透三层旗袍。
而在贵州阳明洞的最后相见,张学良盯着她的伤口浑身发抖。
之后他掏出贴身二十年的怀表塞进她手心,表壳内侧新刻的汉卿安好四字被血污浸透带闾瑛走,等我出来!
之后当威廉医生的手术刀刮骨疗毒时,于凤至咬碎了五块纱布。
化疗夺走她的秀发,却夺不走东北女人的狠劲。
在1945年东京投降的消息传来,她裹着貂皮帽冲进纽约证交所,将变卖首饰的五千美金全押在崩盘的奇异电气股票上。
交易所里破产者跳楼的哭喊声中,她盯着K线图想起父亲的话,粮价跌穿地皮时,正是囤仓良机。
当股价暴涨400%,她套现买下第一块荒地。
此后三十年,她专挑暴风雪天看法拍屋,在结冰的灌溉渠里摔断肋骨,攥着染血的产权书爬出泥坑,靠东北高粱粥度日。
却斥巨资先后购入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故居并改造为东北风格宅邸,为张学良预留养老居所。
一栋自住,一栋按沈阳大帅府样式装修,连书房摆件都与张学良当年所用同款。
但是就在1964年那天,一纸离婚协议随《纽约时报》塞进邮箱。
76岁的于凤至枯坐整夜,晨光爬上窗台时才颤抖着签下张于凤至。
她不知这是蒋介石永不释放张学良的政治阴谋,更不知自己签字的钢笔,正被台湾士林官邸用来起草赵四的结婚证书。
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她在洛杉矶玫瑰园买下双穴墓地。
左侧石碑刻“张于凤至”,右侧空白碑石面朝太平洋方向。
1990年3月20日,93岁的她弥留之际,收音机里播报着“张学良即将获释”。
女儿张闾瑛俯身听见母亲哼起奉天民谣《月牙五更》,调子渐渐微弱成叹息。
1991年深秋,白发苍苍的张学良终于站在好莱坞山墓园。
他摩挲着左侧石碑上自己的名字,突然掏出口袋里焐了半世纪的松子糖,轻轻放在右侧空穴上,大姐,下辈子别碰见我了。
而张学良晚年评价我与她只有亲情没有爱情,这句话折射新旧时代婚恋观的剧烈冲突。
当太平洋的风卷起糖纸,一如当年雪窦山飘落的离婚协议书碎屑。
她一生像倔强的藤蔓,沿着张夫人的身份向上攀爬,直至将自己长成参天大树。
而那个预留的空穴,终成为乱世情深最苍凉的注脚,不是所有等待都能等来回响,但总有人愿用一生,赌一个渺茫的“可能”。
于凤至的一生都是一场关于爱情的单恋和独角戏。
她用自己的全部去爱一个人,却换不来对方的一点真心相待,或许这就是命。
世上再无于凤至,满城皆是张汉卿,遍地都是赵一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