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有人提议挖开了李鸿章之墓。狂热的人们用绳子拴住李鸿章和夫人的尸身,以

吴仁朗说 2025-07-28 11:18:00

1958年,有人提议挖开了李鸿章之墓。狂热的人们用绳子拴住李鸿章和夫人的尸身,以拖拉机拖着游街,导致尸骨散尽。众人笃定墓中珠宝丰厚,而后竟挖出一个神秘的宝盒......

1958年,合肥的一场狂热行动震惊世人。有人提议挖开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墓,众人期待满载珠宝的收获。结果,墓被掘开,尸骨被拖拉机拖着游街,散落一地,而最意外的是,一个神秘宝盒浮出水面。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晚清大人物,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啥都干过。年轻时跟着曾国藩混,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搞了个淮军,挺能打。1863年苏州战役,他打赢了,可一下处决几千俘虏,惹了争议,连英国盟友查尔斯·戈登都跟他翻脸。 后来他当了直隶总督,从1870年干到1895年,干了25年。他觉得中国得学西方,不然老挨打,就搞了个自强运动。上海的江南制造局是他弄的,造枪造炮,还翻译洋书,1868年整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船。天津武备学堂也是他的主意,培养新式军官。他还支持送学生去美国学技术,1872到1881年搞了个教育使团,送了一百多人出去。工业上,他推铁路、电报、煤矿,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他盯着修的,开平煤矿也算他一份功劳。

1895年甲午战争输了,他去日本签《马关条约》,还被枪打了一发,差点没命,硬是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1901年义和团的事儿,他又去签《辛丑条约》,没多久就死了,死时78岁。有人说他努力搞现代化,有人骂他卖国,争议一大堆。 1958年,中国疯炼钢。合肥大兴集要建钢厂,李鸿章的墓占了一万多平米地,挡了道儿。这墓不小,有99间房,用英国耐火砖砌的,结实得要命。可当时人看李鸿章是“卖国贼”,觉得他不配占好地,就决定挖了。 挖起来可费劲了。先用炸药炸,炸不动。后来有人出主意,从几十米外挖地道,算准位置钻进墓里。好几天才挖通,开了墓门。里面有两口棺材,李鸿章和夫人赵小莲的,尸体还挺完整。赵小莲穿着华丽衣服,旁边有慈禧给的陀罗经被。李鸿章披着黄马褂,裹了好几层布防烂。随葬品不多,就眼镜、手杖、怀表、自传,还有七枚金币,按北斗七星摆着。 可没人管这些,工人们一股脑把棺材拖出去,用绳子绑在拖拉机上拖着跑,尸骨散了一地,赵小莲也没逃过这待遇。都以为墓里有金山银山,结果就挖出个木盒,里面两块“金砖”,每块15公斤。开始以为发财了,后来一鉴定,是铜的,啥也没捞着。

这事儿挺让人纳闷。李鸿章活着时有钱有势,咋随葬这么寒酸?有人说他故意低调,有人猜钱藏别处去了。墓毁了以后,地儿改建成钢厂,骨头捡不下了。这事儿成了否定老人物的一个缩影。到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大家对李鸿章看法变了点。以前骂他卖国,现在有人觉得他外交上是没办法,自强运动的那些事儿,也被看成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美国历史学家威廉·J·海尔说他“在一个保守又落后的国家里尽力推进步”,觉得他耐心又能干,要是给他更多机会,可能不至于那么惨。胡适也说过,他要是有日本伊藤博文那条件,成就不会差。 现在合肥有李鸿章故居博物馆,游客能去看看他的东西,了解那段历史。学者也开始多角度研究他,不光骂了。他的故事,从发迹到签条约,再到墓被挖,最后被重新评价,挺复杂的。历史这东西,真是要隔着时代来看待。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吴仁朗说

吴仁朗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