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宦官鱼朝恩屡屡为难郭子仪,郭子仪总是忍让。时间一长,鱼朝恩反而不好意思了,一次

小说红楼 2025-07-25 17:57:02

大宦官鱼朝恩屡屡为难郭子仪,郭子仪总是忍让。时间一长,鱼朝恩反而不好意思了,一次宴请郭子仪,席间痛哭流涕,说再也不会与郭子仪为敌。   天宝十四年的长安城,没人会在意宫廷马厩里那个叫鱼朝恩的小宦官。   彼时他刚满二十岁,每天的工作就是给杨贵妃的汗血宝马刷毛,最大的梦想是能调到内侍省当差。   命运的转折始于安史之乱。当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时,鱼朝恩正跟着太子李亨逃亡灵武。其他宦官只顾着争抢车马,唯有他默默给冻得发抖的李亨裹上自己的棉袍。这个举动让他成了未来皇帝的心腹。   “眼下军心涣散,不如由奴去收拢散兵?” 鱼朝恩对着李亨深深叩首。。 李亨犹豫再三,最终给了他三百禁兵。   鱼朝恩用三年时间,将神策军扩充到三万精锐,更在邙山之战中坐观唐军溃败,趁机吞并了溃败的边防部队。   “鱼监军劳苦功高,当加开府仪同三司!” 宝应元年,刚登基的唐代宗李豫望着阶下躬身的鱼朝恩,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倚重。此时,的鱼朝恩成了皇帝制衡武将的一把利刃。   郭子仪第一次感受到鱼朝恩的敌意,是在相州城下。   乾元二年的寒冬,唐军数十万大军围困安庆绪叛军。作为朔方军节度使的郭子仪正部署攻城,帐外突然传来尖细的呵斥:“郭将军这般调兵,是想给叛军留生路吗?”   鱼朝恩身披紫袍,带着十几个禁军侍卫闯进军帐,手里把玩着代宗亲赐的金鱼符。他身后的宦官们捧着账簿,开始逐一点验朔方军的粮草。   “鱼监军此言差矣,” 郭子仪放下手里的兵棋,“我军粮草只够半月之用,当速战速决。”   “速战速决?” 鱼朝恩冷笑一声,突然将账簿摔在案上,“为何朔方军的战马比朝廷账簿上多了三百匹?莫不是郭将军私吞了军饷?”   这便是两人矛盾的开端。   鱼朝恩的崛起之路,正是踩着武将的功勋铺就的。他在代宗面前屡屡进言:“郭子仪拥兵十万,若有异心,长安危矣!” 每次朔方军打了胜仗,他总能找出理由弹劾 —— 要么是军纪涣散,要么是虚报战功。   最狠的一次,是在永泰元年。郭子仪率军在泾阳大败吐蕃,鱼朝恩却在朝堂上哭诉:“郭将军故意放跑吐蕃主力,是想养寇自重啊!” 唐代宗当即下诏,将郭子仪召回长安,削去兵权改任闲职。   “父亲,这阉贼欺人太甚!” 郭晞怒摔佩剑,“孩儿带三百亲兵,今夜就去取他项上人头!”   郭子仪按住儿子的手,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长叹:“我若动手,正中他下怀。朝廷本就猜忌我们,这时候动兵,便是真的反了。”   看到郭子仪还不动手,鱼朝恩就派人以修皇陵的借口挖了郭子仪的祖坟,他以为郭子仪定会报复,暗中调集了神策军加强防备。可郭子仪却像没事人一样,甚至主动提出削减朔方军编制。   “令公真要把河东防线让给马璘?” 副将浑瑊不解。郭子仪抚摸着腰间的鱼袋:“守住疆土重要,守住朝廷信任更重要。”   他不知道的是,这番退让竟让鱼朝恩陷入了更深的困惑。这个习惯了以恶制恶的宦官,第一次遇到了看不懂的对手。   大历四年的洛阳,鱼朝恩突然向郭子仪发出宴请。接到请柬时,郭府上下一片恐慌。   “此去必是鸿门宴!” 郭晞将请柬撕得粉碎,“父亲忘了他是如何构陷仆固怀恩的?” 仆固怀恩本是大唐名将,被鱼朝恩逼得叛唐,最终暴死军中。   郭子仪却平静地换上朝服:“我若不去,倒显得心中有鬼。”   酒过三巡,鱼朝恩突然屏退左右。“郭令公可知,寺外埋伏了五百甲士?” 鱼朝恩的声音带着颤抖。   郭子仪放下酒杯,微微一笑:“将军要杀我,何须如此费事?”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鱼朝恩的心理防线。他猛地跪倒在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 —— 那是他早已写好的弹劾奏章,罗列着郭子仪二十条 “罪状”。   “令公祖坟之事,是我一时糊涂!” 鱼朝恩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仆固怀恩劝我杀你,可你…… 你为何不恨我?”   郭子仪扶起他,从袖中取出另一封信:“这是昨日收到的密报,说将军要在席间加害于我。” 他当着鱼朝恩的面将密报烧毁,“如今国难当头,吐蕃虎视眈眈,我等岂能自相残杀?”   烛火映照下,两个年过半百的男人相对垂泪。鱼朝恩这才明白,郭子仪的退让从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胸襟。那个被权力异化的宦官,在这一刻找回了久违的良知。   与郭子仪和解后的鱼朝恩,行事收敛了许多。他不再构陷将领,甚至主动将神策军的部分兵权交还朝廷。但宦官专权的毒瘤,早已深入唐朝的骨髓。   大历五年的元宵夜,鱼朝恩在宫中举办宴会。酒酣之际,他醉醺醺地对唐代宗说:“陛下虽为天子,不如臣手中兵权安稳。” 这句醉话被有心人记下,成了催命符。   此时的唐代宗,早已对宦官干政忍无可忍。当鱼朝恩的亲信周皓也倒戈相向时,皇帝终于下定决心。   大历五年三月初十,唐代宗以议事为名召鱼朝恩入宫。在紫宸殿的偏室,周皓带着武士一拥而上。   “陛下!奴婢冤枉!” 鱼朝恩挣扎着想要呼救,却被死死按住。当缢索套上脖颈时,这个曾经权倾天下的宦官,眼中闪过的不是恐惧,而是解脱。   消息传到郭府时,郭子仪正在灯下批阅军报。他沉默良久,命人取来酒壶,对着长安方向敬了一杯:“鱼常侍,终究是没能走到最后。”

0 阅读:234

猜你喜欢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