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若死,我必屠尽回纥人!公元763年秋,泾阳城外,郭子仪长子郭晞拔剑架在自己颈
公元763年秋,泾阳城外,郭子仪长子郭晞拔剑架在自己颈间,试图阻止父亲孤身赴敌营!这位七旬老将挥鞭抽向儿子手腕,单骑冲向回纥军阵。身后1万唐军与30万敌军对峙,长安城危在旦夕!这竟是唐朝最危险的一刻!麻烦各位读者点...
【郭子仪】新闻资讯
公元763年秋,泾阳城外,郭子仪长子郭晞拔剑架在自己颈间,试图阻止父亲孤身赴敌营!这位七旬老将挥鞭抽向儿子手腕,单骑冲向回纥军阵。身后1万唐军与30万敌军对峙,长安城危在旦夕!这竟是唐朝最危险的一刻!麻烦各位读者点...
764年,唐代宗在宫中设宴,给68岁老将郭子仪道歉,为鱼朝恩赔礼。郭子仪手握重兵,但宴会上十分低调,故而得以善终。谈到唐朝名将,少不了郭子仪。论军事能力,带兵纵横沙场,郭子仪不如李光弼,但郭子仪却得以善终。郭子仪...
公元764年,郭子仪正在前线抵挡吐蕃大军,忽然儿子来报:“父亲,宦官鱼朝恩派人挖了咱家祖坟。大臣都认为郭子仪要造反,结果郭子仪却对唐代宗哭诉道:“我常年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坟墓;如今我家祖坟被挖也是报应,不...
公元763年3月,吐番大军渡过渭水,突袭长安,代宗李豫连忙遣中书令郭子仪迎战。但吐蕃军很快进入关中。击退叛军已经不可能。李豫见长安危在旦夕,不由得心中大悲。只得暂时逃往陕州。宦官鱼朝恩正忙着扈从,忽然想起原来陕州的...
唐文宗时,宰相李石乘马上朝,路过郭子仪旧宅时,突然一枚冷箭射出,击中了他的胳膊。李石急忙调转马头,往反方向逃跑。快到家时,又有一名刺客从巷子中窜出,挥刀向他奔来。唐朝步入中后期后,宦官专权的阴霾愈发浓重。唐文宗...
唐文宗时,宰相李石乘马上朝,路过郭子仪的宅子时,突然一枚冷箭射出,击中了他的胳膊!李石急忙调转马头,往反方向逃跑,快到家时,又有一名刺客从巷子中窜出,挥刀向他奔来。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
郭子仪15万大军与安史的10万军队在香积寺展开激战。经过四个多时辰的血腥厮杀,唐军最终取得胜利,收复长安。此战双方伤亡惨重,共计13万人阵亡。两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是勤王之师,真的是打的太惨烈了!如果这25万精锐...
郭子仪临终前最后一计:交出兵权!三日后,郭家满门保全 郭子仪躺在床上,苍老的手紧握德宗赐予的兵符,府邸外三千亲兵肃立待命。当朝宰相率文武百官跪在庭院中,等待这位四朝元老的最后遗命。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权倾天下而朝...
公元781年长安城盛夏,八十五岁的郭子仪在葡萄架下休憩。孙子问他为何将御赐的佳果分与街坊,他笑着回答:“这果,只有与众人分享,才更甘甜。这番话语,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郭子仪一生的为人处世之道:谦逊平和,心怀百姓。他...
大唐平安史之乱之名帅、猛将,要不是外族人,不方便立标杆,郭子仪平叛第一头不保,可惜晚节不保: 1.铁勒族仆骨部人,贵族出身,骁勇善战、果敢,富兵略,深得军心,帅才也: 2.安史之乱爆发,随郭子仪入关平叛,充朔方军...
安史之乱是冷兵器时代的一场巅峰对决,双方精锐对精锐,唐军这边将领有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封常清,叛军这边将领是史思明、安守忠、崔乾佑、李归仁,两边都是当世名将,这场战役唐军与燕军打了七年,最终唐军惨胜,平定安...
公元762年,郭子仪手下一位将军要远行,便前来告别。正巧,郭夫人和女儿正在梳妆,郭子仪毫不避讳,叫他过来端水递脸巾,当成奴仆使唤。寒风卷过长安的坊间窄巷,汾阳王府前的石狮子覆着薄雪,檐角悬着的宫灯在腊月的暮色中...
公元779年的一天,已是八十岁老人的汾阳郡王郭子仪正和妻妾们玩乐,一旁伺候的家丁看不下去,便上前劝说:“我说大人呐,怎么说你曾经也是驰骋疆场的大将军,陛下又刚尊你为尚父,你怎么能如此放浪形骸呢?郭子仪闻言,笑意从...
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郭子仪不仅收复了河北、河东等重要地区,还重新夺回了长安和洛阳。然而,唐朝朝廷对于这位功臣的态度却始终充满了复杂的防范心理。尤其是唐肃宗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虽然一度感激郭子仪的功劳,称他为...
更何况,郭子仪的忠诚世人皆知,不论是民间还是朝廷,他都有着很好的口碑,为人谦逊大气,对人对事都特别宽容,不像有的功臣,仗着有点功名就骄傲自大,所以就算有人想整他,也会有很多人替他说话,皇帝也不会对他下手。
公元764年,67岁的郭子仪凯旋归来,唐代宗询问他想要什么封赏。郭子仪出人意料地请求赐给他几位娇妻,朝堂上一时议论纷纷,嘲笑声四起。然而,唐代宗却笑着答应了他的请求,赏赐给他六位美女。郭子仪此举并非真的贪图美色,...
热门分类